《弹奏青春的和弦》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男女生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男女生的正常交往可以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七年级上册陕教版第六课第二节——《弹奏青春的和弦》主要围绕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等问题开展。总体而言,本课是一个由知到行的学习过程,而且重点是“行”,即突出新课标和诱思探究理论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课程理念。二、设计思路本节课采用“诱思探究教学”,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教师导向性信息的指引下,学生亲身体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诱思探究教学的思想。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男女同学之间怎样进行正常、健康地交往;②把握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知道自我们保护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能够辨别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和早恋,能够运用理智调控与异性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能够有分寸地与异性同学交往。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正视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尊重异性同学;②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出现的对异性爱慕的情感,愿意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问题;③选择并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价值观。4、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幻灯片的运用增加课堂的容量和教学的生动性四、教学重点男女同学交往的重要意义;异性交往的原则;在与异性交往中要学会自我们保护。五、教学难点如何把握青春,把握情感。六、教学准备在学校食堂里抓拍一些照片,制作成幻灯片七、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在学校食堂里抓拍了一些照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幻灯片展示照片)第一、二张:男生们坐在一起吃饭第三、四张:女生们坐在一起吃饭教师:看完了这几张照片,大家有什么发现?1学生:男生都和男生坐一起的,女生都和女生坐在一起。教师:群众的眼睛真是雪亮的,秘密被大家给发现了。男女生之间为何如此泾渭分明呢?让我们现场采访一位同学。[活动一]采访第一线1.平时吃饭的时候,你喜欢和哪些人坐在一起?2.如果有一天,你发现食堂里餐桌都坐满了人,只有一张餐桌还有几个空位,可旁边坐着的都是男(女)生,你会怎么办?3.当你和男(女)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你会有一种什么的感觉?教师:尴尬,很不自然!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之间的性别意识在增长,有些同学甚至害怕和异性同学交往,一和异性说话就脸红,但是,在校园里,不可避免地要与异性交往。那么,该如何与异性交往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幻灯片出示课题:《弹奏青春的和弦》)教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自身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与异性同学一起在食堂就餐时,我们的言行举止会有些什么变化?学生:比以前斯文,更讲文明了。教师:这说明当我们与异性在一起时,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学生:形象!教师:国庆节前,七(6)班的一位男同学在课间活动时,不小心被同学推到在地,膝盖当时就肿了起来,躺在地上动弹不得,现场马上围过来很多同学,其中有一半是女生。在这种情境下,这位男同学的表现会和平时有啥不一样呢?让我们请两位同学将当时的情形再现出来。[活动二]情境再现表演者:一名女同学、一名男同学。背景介绍:一名男同学摔倒在地,膝盖肿了,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另一名女同学走了过来。活动目的:通过模拟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使男生成长为男子汉,女生成长为好姑娘。教师:感谢ⅹⅹⅹ和ⅹⅹⅹ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通过表演,我们发现:在挫折面前,如果有异性在场,男生会有什么表现?学生:男生会变得更坚强,更勇敢!教师:变得更像男子汉了!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还发现当男生遭遇挫折的时候,女生会又怎样的表现?学生:很会关心同学,很体贴人!教师总结:这些都说明,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使男生成长为男子汉,女生成长为好姑娘。教师: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意思是:男女优势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