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自律“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一.什么是自尊?一.什么是自尊?•自尊,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家庭的小霸王而为所欲为。有的家长说:“我的小孩就是自尊心强,不准别人说他的不是。”这不是自尊,而是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是狂妄霸道。•自尊是在尊重他人,遵守纪律,服从管理,礼貌待人的基础上获得他人的尊重,关爱,拥护和赞扬。《小故事,大道理》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出色的工匠,造了一辈子房子,很受老板的赏识。当这个工匠在造最后一座房子的时候,心里便产生了懈怠,心想反正是最后的一项工程,以后也不干了。结果房子造成之后,向老板告辞的时候,老板非常激动的拉着他的手说,你知道吗?为了表彰你做出的巨大贡献,我将把你造的最后一所房子赠送给你,作为对你的最好奖励。这个工匠听到这话,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论语·学而第一》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很多人都知道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那个侮辱他的人最终的结局。就是韩信功成名就之后,找到了这个曾经羞辱自己的人。起初这个人战战兢兢以为必死无疑,相反韩信根据他的一些悔改变现和能力推荐他担任了当时的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的公安局局长)。我想这个公安局长,真的要在吾日三省吾身中度日,不然再有个差错谁都不会保他了。《论语·八佾第三》中,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二.什么是自律?•能学会控制自己冲动,遵守规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用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能控制情绪,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指责他人,多要求自己,能自省,能自我反思。•找找存在的问题:一.自尊方面1.开口闭口脏话连篇。2.随地吐痰,乱扔废纸杂物。3.答应老师和同学们的事情不能尽心尽力地完成。二.自律方面1.上课随意开口讲话,做小动作。2.别人发言随意打断,甚至嘲笑别人的错误。3.不能自觉遵守学校以及班级的各项纪律制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这些话说的什么意思?对我们培养自律能力有何启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自律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北宋朱熹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魏源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4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人心贵乎光明洁净。——程颐1、小倪是班级的生活委员。这天,她正准备把刚刚收齐的班费存到银行去。在去银行的路上,她看见有卖炸薯片的,这是她平时最喜欢吃的零食。她刚想买,可是一摸口袋,发现自己没带钱包,却触摸到了班费,她……2、曹和赵是好朋友,常常相约一起出去玩。不巧几天前曹的自行车丢了,两个好朋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结伴而行了。一个星期天,他们俩同骑一辆车去看电影,散场后,发现路边停放的一辆自行车虚锁着,他们……你添加的结尾中,主人公需要具备的品质怎样?你添加的结尾对主人公、他人、社会有什么影响?《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米;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段话告诉我们,培养和提高自律能力A.是小事一桩,不费多大功夫B.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必太重视C.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D.需要从大事着手,抓关键分析:《老子》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高大的树木是由种子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堆一堆土造成的,路行千里是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它说明培养和提高自律能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个又一个行为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故选C。“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而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些生动而深刻的诗句告诫我们A.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要倍加珍惜,不能虚度光阴B.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