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为教学目标而捕捉课程资源》VIP免费

《为教学目标而捕捉课程资源》_第1页
1/5
《为教学目标而捕捉课程资源》_第2页
2/5
《为教学目标而捕捉课程资源》_第3页
3/5
为教学目标而捕捉课程资源大兴第一实验小学敖迎春随着品德新课程的实施与工作室《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的展开,我们不难发现,广大教师对于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发重视,如今的品德课堂少了往日的“单调”与“沉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首首美妙的歌曲,一个个有趣的活动让课堂“美丽”、“热闹”起来,但是,这种表象的背后课堂效果又如何呢?孩子是否就真的动心动情,有了新的思考与价值的沉淀呢?不尽然。从日常听课和同行交流中,我们看到:教师在开发和利用品德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1、选择的课程资源游离学生生活,针对性不足。2、使用的课程资源注重外在形式,有效性不足。3、选用的课程资源存在着随意性,适切性不足。面对着课堂的“美丽”和“热闹”,面对老师的问题和困惑,我们不禁要重新审视品德新课程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其价值和意义何在?课程资源如何精心选择,才能激活孩子的思维,实现课堂真正的高效?在近年的品德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一、价值与意义开发和利用品德课程资源的意义何在?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可见,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是某种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的动态。因此,最需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最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品德课程要加强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能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是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二、方法与策略重视教材资源,让静态的画面向动态的生活延伸;开发环境资源,让狭小的课堂向开放的空间拓展;珍视人本资源,让单向传授向多向多方共享迈进……这些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方法。应该说,课程资源是品德课堂的源头活水,是品德课堂的生命所在。关键是:如何精选课程资源,用好各种课程资源,让课堂充满思维的灵动,体现品德课程的价值与高效呢?我认为,我们要为课程目标而捕捉、挑选课程资源。1、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课程资源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预期并最终实现的教学质量标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和动力。教学目标最终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方向,也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效益。因此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根本。我们曾在一节《粒粒皆辛苦》的试教课中,看到老师选用了这些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生活中浪费粮食的影像资料;现代中国儿童体质状况及肥胖儿童状况文字数据;湖北山区儿童中餐忍饥挨饿影像资料;世界儿童饥饿贫困的图片。而这一话题目标是什么呢?是在上一课时“民以食为天”感受到农业的作用基础上,了解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体验农业生产者的辛苦与智慧,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当我们对照目标审视课程资源时,我们不难发现,浪费粮食现象这一生活资源,用在教学的开头,能激发情感,引起孩子对粮食浪费现象的关注,进而思考这样的行为为何不对,从而导入粮食生产的艰辛过程,感受农民的辛苦。当然,若把这一资源放在讲完农民的辛勤后面,用“农民的辛苦”与“大肆地浪费”引起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冲击,引发思维,能更好地实现价值引导。这个生活资源的嫁接,是围绕目标而选择的,是很好的。相比之下,其他的资源选用可能是游离目标的——中国儿童的体质下降、肥胖儿增多与农业工作者的辛苦完全没有关系的;我们不是因为中国和世界还有饥饿中的人而要节约粮食,而是关注我们国家、世界上同龄人的生活境况,更能珍惜我们的生活,做到不浪费。教师如果理清课程资源与目标的联系,才能把有效的资源提取出来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达到期待的价值引导。2、为推进目标为目的,筛选课程资源很多时候,老师的课程资源不是不够,而是泛滥成灾,他们在大量的信息资源中不可自拔,难以取舍。其实,我们不妨研读教材,细化一节课的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为教学目标而捕捉课程资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