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雪片片》教学设计课题好雪片片科目语文教学对象高一课时2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好雪片片》,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写人散文情感动人,语言流畅。以远距离观察——近距离交往——心灵的启迪这一思路连缀全篇,结构简单、巧妙、轻灵。文章开篇描写了主角,一个孤苦的流浪老人。大段的人物描写之后,写了人们对流浪老人的反应、态度,使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之后记叙我与老人的交往,尤其细致地记述了红套封的细节。文章最后采用象征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难以言传的人情之美。本文是用来讲解细节描写及象征手法的绝佳课文。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目标:了解远距离观察——近距离交往——心灵的启迪这一思路来写作写人散文。了解细节描写的类型、作用与注意事项能力训练:学会使用细节描写表达“感动”的情感情感目标:关注美好的情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感动”三、学习者特征职高一年级的学生,一般存在对语文的学习既没兴趣又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差的特点。但他们对于普世情感的感悟能力,是可以期待的。针对这类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拟将本课重点放在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中的美好感情上。之后透彻讲解细节描写的作用与具体应用,使学生学会如何活灵活现地写人叙事,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动”之情。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文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学生自读为主,整体把握文意,进行简要形象分析。了解作者。在教师引导下了解行文思路(结构),学会写人散文的一种简单又巧妙的结构。并简要分析文中象征。第二课时,掌握细节描写表达“感动”之情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是讲述、引导、朗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自读,互动,团体合作,互评等学习策略。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教师查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材料,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制作教学课件。为进一步的阅读分析奠定基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形成学习小组,有利于课上的讨论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并注重对语言的运用。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导入我们已经阅读了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作品《好雪片片》,对于作者播放PPT林清玄资料看PPT,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唤醒回忆,便于展开下文的讲述。所讲述人与事,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感受与理解。下面我们就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阅读感受。二、新知:(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1概括感受——“感动”2为什么被感动答案:形象感人简要分析。(二)学会发掘身边的“感动”1在你的生活中,在你的生活中,是否像作者一样经历过这样的感动。如果以“感动”为主题写一篇小散文,你会写一件什么事?请同学回答。2这种不起眼的“感动”是否有价值,你喜不喜欢这样的感动。3我们该如何去发现这些有价值的“感动”,作者为什么能发现的?4分组说说自己的“感动”,每组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发言三、学习如何表述你的“感动”(一)重读文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二)细节描写精讲1细节描写概念(略):2细节描写的类型提问,引导,点评注意关键词“身边的”感动,而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不是别人的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亲历亲为的“感动”。如果学生不能想出,老师可举一两个例子。答案“有价值”可能的答案(1)心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2)经历阅历引导答案(3)观察细致(如无法回答出,可重读文中让人“感动”的语段。引导学生思考,好在哪里?答案:生动、活灵活现、清楚具体……答案:描写细致——-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PPT展示(1)场景细节描写。(2)服饰细节描写谈感受回忆生活中的感动,发言表述。回答,认识“感动”的价值思考,回答。培养主动捕捉生活灵感的意识分组讲完后比较分析谁的讲述最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动,好在哪里。思考回答听讲谈感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