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期第二单元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班小组:姓名:编号:课题:白鹤梁的沉浮总课时:一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展示提升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2、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重点)3、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自觉保护国家文物。(难点)【知识链接】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石梁上刻有自唐广德元年(763年)至当代的石刻题记164段,其中水文题记108段;石鱼图14尾,其中作水文标志者3尾。题刻、图像断续记录了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均有重大的史料价值。197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涪陵石鱼题刻》为题,向大会提交报告,白鹤梁的科学价值遂得到世界公认。白鹤梁上还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自主学习】一、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把课文读一读,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二、我再把课文读一遍,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并摘录下来。三、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合作交流】1、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重点介绍白鹤梁。3、读了课题,我最想知道:。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叙述的。5、白鹤梁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6、人们为了寻找、保护白鹤梁做了哪些事?7、白鹤梁经过了怎样的沉浮过程?8、白鹤梁的沉浮给我们什么启发?(从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环境两方面谈感受)9、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10、摘抄课文中描写白鹤梁沉浮的有关句子。11、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小组长负责,两人互读,读出感情。【展示激励】1、小组分工展示:2、我能有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自己的体会。个案补充(反思纠错)【质疑问难】【深化引领】1、文章标题“白鹤梁的沉浮”有什么深刻含义吗?【拓展延伸】那么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野生动物会有如此幸运呢?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达标测评】一、给下列字注音涪()陵蓄()水风调()雨顺记载()赋()诗填()词誉()为椭()圆隧()道暴露()寻觅()碑()林召()开淤()埋()告辞()矍()铄()迄()今凝()重过滤()石砾()销()蚀()二、多音字注音组词调()()载()()露()()盛()()三、形近字组词涪()梁()诞()题()誉()维()淹()疑()陪()粱()蜒()提()益()唯()掩()凝()姿()即()涎()撼()虑()销()俊()慰()资()既()烁()憾()滤()消()峻()蔚()咨()铄()四、把词语补充完整.风()雨()文人()()()诗()词、岁月()()、形态()()、()()如生相()并()、长久()()、苦苦()()、随()隐()半()半()、()斧()工、生生()()、()()子孙()无旁()、形势()()、时间()()、考虑()()夜()()日、()代()望五、回答问题.1、课文开头“涪陵白鹤梁的石鱼还能浮出水面吗?”是一个()句。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白鹤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分别是什么?3、人们提出了哪些保护白鹤梁的方案?试论述其好处和缺点。4、葛修润提出了怎样的方案?其好处是什么?5、为什么两年都没有人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而葛修润却在五分钟内提出了解决方案?6、试论述“白鹤梁的沉浮”中的两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