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调查研究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研究以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为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长期面对工作压力导致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现象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方面是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在关注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基础上,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研究解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途径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是有益处的。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一、引言(或前言)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事业的蓬勃兴起的同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近几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会对幼儿的成长教育事业的机会以及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教师职业倦怠有着三个方面的表现,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去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往往反映出各种特征。因此,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思考,试图找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具体措施。(一)选题缘由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研究以幼儿教师为主,并且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长期面对工作压力导致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现象,为此这一现象会影响到教育事业。笔者在为期半年的支教过程中,观察到幼儿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问题,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对工作态度以及认真。根据喀什市夏镇某双语幼儿园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可以为幼儿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总结归纳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方法,并且选择此题。研究本课题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根据原因给予相应的措施,达到减少甚至杜绝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目的,规范幼儿教师的之职业倦怠行为,让幼儿教师在多方面的监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真正的幼儿教师,使幼儿在幼儿园内健康快乐的学习与成长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本研究是以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为研究课题,以幼儿园老师为研究对象。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引起广大舆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以及应对现象调查研究。1、实践意义本研究以现实情况入手,在研究幼儿教师因职业倦怠产生的同时,提出了教师要正确处理职业倦怠的问题,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幼儿园要定期举办讲座和宣传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因此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通过运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进一步的提出建议以及优化教师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喀什市夏镇某双语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100%。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期刊及图书资料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问卷法:笔者自编《喀什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将问卷直接分发给被调查者填写,予以收回、整理、分析,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目前,在世界上已有多种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如MaslachBournoutInventory,TediumBrnoutInventory,RomeBournutInvebtory等,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是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MBI)。本研究采用的是MBI问卷,并参考了软件问卷星里面的题。该问卷包括两个方面:个人基本信息和维度,前9道题是基本信息,后10道题是三个维度分别是情绪衰竭维度(3个),人格解体维度(3个)和个人成就感降低(4个)笔者对喀什市夏镇某双语幼儿园对幼儿教师发放调查问卷总共发放100份问卷,收回100份,有效问卷有100份。大多数题目侧重表达的是被调查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如“随着工作时间变长,对这份工作失去激情”,“感觉自己的耐心已经被工作所耗尽”,等等。采用4点计分法,从总是有,经常有,有是有,没有,分别记11分。四)相关概念界定1、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等人把工作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