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的角色游戏朱瑾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学龄前的儿童对于模拟成人活动、反映他熟悉的四周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爱好,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而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在角色游戏中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予以指导教育这便是最重要的任务。下面我就谈谈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有人认为,角色游戏是想象的世界,是浓缩了的小社会,幼儿是一会儿进去,一会儿出来,乐此不彼。再也没有比角色游戏更能使幼儿享受快乐的了,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像成人一样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的想象活动,可以在游戏中动脑筋,出主意,淋漓尽致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快乐的、忧郁的。遵守游戏规则如收放玩具要有条理,要爱护玩具等习惯及操作的技能技巧,这些都会转化为以后对待公物,学习和劳动的态度,这些都是幼儿未来的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品质。一、促使幼儿了解社会。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带有很大的模拟性。幼儿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模拟来熟悉社会、了解社会,老师提供了一个游戏的场景,创设了一个游戏情节,让幼儿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社会,这是角色游戏较其他游戏的一个不同所在。如:一次在角色游戏中余静做水果店的营业员,只见汪文萱来买水果,汪文萱选了桃子,余静又为她挑了草莓,汪文萱付了钱,高高兴兴地走了。顾爱嘉也来了,顾爱嘉选了西瓜,余静又为她挑了橘子,顾爱嘉摇摇头表示不想要了,余静就凑在顾爱嘉的耳朵里悄悄地说了几句,顾爱嘉也高高兴兴地走了。这时王馨妮来了,王馨妮挑了苹果,余静又拿了柠檬和葡萄,王馨妮忙说不要了,余静又凑在王馨妮的耳朵里悄悄地说了几句,王馨妮也高高兴兴地走了。在游戏讲评时,小朋友把今天游戏中发生的高兴的事情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余静也说今天水果店生意很好,她很开心。那么到底她对小朋友的耳朵里说了些什么呢?小朋友从不想要到高高兴兴地买走了呢?我就问了去买水果的小朋友,王馨妮告诉我,她今天只想买苹果,可余静又给了她柠檬和葡萄。一开始我说不要,余静就在我耳朵里说这些柠檬和葡萄是送给你的,不要钱的,所以我就买走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促销手段呀。于是我问小朋友,你们去过超市吗平时超市里有特价的东西,营业员是怎么做的呢?小朋友哈哈大笑,回答我是大声告诉顾客的,我们在搞促销,余静也开心地笑了。其实当天的游戏中,用成人的眼光来看,水果店赚的钱并不多,收营筐里只有几枚代用币,可是营业员余静乐在其中,其他卖水果的小朋友也乐在其中,孩子们在游戏中能够得到快乐,这就足够了。这么好的促销手段值得推广一下。这样一段对话我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当今社会上的促销手段。二、培养幼儿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人的一生总会碰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处理,在学前教育期我们有意识地为幼儿设置一些小小的问题鼓励他们解决、处理,使他们从小就看见问题不足为怪、看见问题不害怕、看见问题肯动脑筋解决。这对将来踏上社会会是个很有效的预备。如:一次在角色游戏中,理发店王雪雅协商后选择当一位理发师。刚开始她拿了大毛巾、美发用品、吹风机等材料布置成理发店,当客人一来,王雪雅理发店提供的材料仍然不够,她拿大毛巾为客人包住头发后,就没有毛巾可以帮客人洗脸了。于是她掏出自己的小手帕,假装用它为客人清洗;当小手帕使用完后,她还拿了个玩具框充当水槽,洗干净后再继续使用,看到理发店由她来管理,我满意的走向其他主题中。一会儿,理发店的王雪雅跑过来对我说:“我把喷嚏打在客人脸上,他们都跑光了!”“你感冒了?怎么忘了转过脸或是捂着嘴巴呢?”我问道,“但来不急了!而且捂着嘴巴等下还要帮客人按摩也是很脏的!”“那你找个东西帮你捂着好了,想想,什么东西比较适合的?”王雪雅想了一会突然喊道:“胡海鹏不是有口罩吗?好象我家也有,我去借一个用用。”于是,王雪雅向胡海鹏借了一个口罩,继续当起理发师。游戏中幼儿比较喜欢使用已提供好的道具或材料,替代物的使用现象较少,几乎都以教师提供的材料为主,有的幼儿则会不断的询问教师解决的办法。该幼儿在游戏时的自主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