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我校一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德育工作的特色是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浓厚、多彩的朝气蓬勃的、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现将主要做法总结如下: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为工作扎实开展提供机制保障(一)机构组织健全。学校领导一贯重视德育工作,并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学校首要重点工作来抓。为了保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并明确各自职责。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张忠苍副组长:李向荣李锁仓(常务)马刚成员:李震刘永成杜龙辉刘金虎徐世东张爱军苏晓娟朱力平赵春阳介建翎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李震(二)德育经费得到保证。学校通过制定预算,保证了德育经费的落实。德育经费包括德育报刊资料费德育活动经费、优秀德育工作者奖金、贫困生资助、各类优秀学生奖励。2009年度教育行政部门为我校提供经费总计元,其中我校总支出元,德育工作支出元,占比例%;2010年度教育行政部门为我校提供经费总计元,其中我校总支出元,德育工作支出元,占比例%。总体来看,达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三)德育机制逐步完善。我校十分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点来抓,为此,我校出台了各类相关政策,包括《德育队伍建设办法》、《德育网络运行办法》、《德育工作管理办法》、《德育课题研究活动实施计划》、《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等具体的规章制度。并在每学年进行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及换届改选工作。通过各级家委会,对我校的各相工作进行监督和建议,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涉及到一些与学生、家长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事宜时,家校合作,磋商解决。组建了“家长学校”,并定期进行培训和交流,通过专题讲座和材料的自学等形式,使大部分家长在学生中高考报名工作、亲子关系改善、安全教育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共同发展。学校同时强化班主任队伍,以年级组、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形成的德育队伍工作扎实细致。学校不断提高班主任待遇;并通过评选表彰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教师等形式,鼓励班主任和团队干部爱岗敬业、拼搏奉献,使我校基本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德育工作者队伍。二、强化宣传,充分认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一)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增强教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责任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注重实效的观念。(二)多渠道强化宣传。通过不堪、电视等新闻媒体、制作宣传版面、以及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以校园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通过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橱窗、横幅以及课外活动、征文等系列途径,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浓厚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让全校师生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三、各项指标落实情况(一)、课堂德育学校在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课,每周2课时,完全按照兰州市义务教育课时标准。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将思想品德课挪作他用的现象。学校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甘肃地理、甘肃历史、人防教育等地方课程,同时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如孙贤云老师开发的中外节俗文化、彭鑫嘉老师组织的航模小组、毛誉桥老师训练指导的舞蹈队、赵继宗老师训练的田径队等共计28项校本课程。通过各级课程的开展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