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暨优秀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征集活动”登记表单位范家寨乡(镇)张家沟中心小学作品名称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作者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后学历职务职称联系电话邮箱白燕女1968年10月大专教师小一13359175150作品项目□√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信息技术教学案例;□有无附带资源和课件。学科四年级语文(注:主要按中小学课程学科名称填写)作品内容简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任务和教学目标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巧设导语、激发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创新”,“小组合作、取长补短”,“因材施教、互相激励”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创新点1、巧设导语、激发兴趣。2、自主探索、勇于创新。3、小组合作、取长补短。4、因材施教、互相激励。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内容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任务和教学目标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巧设导语、激发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创新”,“小组合作、取长补短”,“因材施教、互相激励”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体会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信息技术课老师应努力探索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之路,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在一年的教学中,我得到以下几点体会。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操作本领,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实践证明,许多小学生学计算机都是出于对计算机的好奇而学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使学生进入课堂。如:你能把你的名字写入计算机吗?你知道怎样用计算机听歌曲吗?你能用计算机为你画出美丽的图案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另外,还可以用范例来代替语言,听美妙的音乐、看用画图软件画的图画,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学“画图”时可结合本节的教学内容,展示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可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画面分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更认真地听课,希望自己也能画出这样的作品。又如教学多媒体制作中“设置动画效果”时,可以在新授前分别出示两张内容相同的幻灯片,先是一张静态呈现的,接着是设置了动画效果的。此时,教师不用多言,就已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了起来,他们早已跃跃欲试了。总之,上课一开始,让学生感到新奇、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二、自主探索、勇于创新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心理学研究也指出: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作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着广泛实用性的小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