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有感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学习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一书,以高度概括、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论,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这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深远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围绕着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论述,这三个部分紧密相连,从原理到方法论,从理论到实践,共同构成了全书内容。本书第一讲概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因。这主要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总体特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求决定的。第二讲至第九讲着重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以及价值观在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十讲表达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即要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认真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受益匪浅。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八讲——《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党的群众路线》,本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它让我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至关重要的,人民群2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过人民的重要性,他认为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的成败也在人民。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时常要与群众打交道,更要学习和践行群众观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群众至上的价值观,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认为,做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做好学生工作,践行群众观点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坚持在了解学情基础上把握学意教育工作最直接的受众是居民,教育工作人员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工作之余要真心、耐心、细心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尽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此外,还要深入学生家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谈话,或通过发放学意调查问卷、建立班级意见箱等渠道来了解学情。总之,要从工作、生活和情感上入手,关心、关爱、关注学生,开展人文关怀,让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力求在了解学情基础上把握学意。二、坚持班级建设依靠班级学生坚持班级建设依靠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在建设班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密切联系学生,始终相信学生,紧紧依靠学生,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广大学生蕴藏着的巨大智慧和创造力。在建设中,教师起着指导、辅助的作用,建设的主要力量还是学生,建设什么样的班级、怎样建设都由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比如,在布置班级时,由3学生自己讨论、决定班级该怎么建设。另外,对为班级的文明、和谐贡献力量的学生都要团结,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最终充分激发学生建设班级的热情和激情。三、坚持在物质和精神上关心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对象,要在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重要的一环是要关心弱势群体。要在物质和精神上关心、满足他们的需求,一要继续关心贫困学生。贫苦学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们在学习上大多刻苦努力,生活上勤俭。教师在政治上要多尊重,思想上要多关心,生活上要多照顾,让贫困生共享班级建设发展果实。二要加大人文关怀,倾心关注落后学生、调皮捣蛋学生,要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多帮助。积极开展“能帮就帮”活动,让贫困学生、落后学生、调皮捣蛋学生等群体得到及时的帮助,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的生活,努力实现班级共努力,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