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速读法应用于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白银市第十中学党院丽摘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高效速读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优势。第三部分介绍我校将高效速读法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经过、具体做法,以及采用高效速读法后在阅读教学中取得的显著成果。希望对阅读教学有同样困惑的同行们有所帮助。关键词:初中阅读现状分析高效速读理论基础实施效果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是:“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式,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阅读是学习的的重要途径。可见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他们今天语文成绩的高低,更决定着他们未来的个人发展的好坏。近年来,中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也越来越重视,尤其侧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能力,选文也由课内走向课外,且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教育性和主观性。但是社会的关注,中考的重视并没有带来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成绩的大幅度提升,恰恰相反,近几年来学生在考试中失分最为严重的就是阅读,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阅读速度太慢,阅读效率太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考试中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反复阅读短文,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写作文,没有时间检查试卷,造成语文得分低,进而影响整个中考成绩。通过总结多年阅读教学的经验教训,下面我将从两个层面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教师层面:传统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是以课堂教学为依托,教师通过讲解课本内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上缺少积极有效的反馈。新课改实施后,课堂教学虽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限,主体性作用难以发挥。学生层面,通过对我校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调查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阅读时间不足。众所周知,初中生课业负担较重。他们每天除了上课、上补习班、完成各科老师和家长布置的各项作业外,时间所剩无几,即使想读书,也没有充足的时间。2、阅读质量不高。为缓解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阅读一些时下流行的玄幻小说、幽默漫画,追求刺激,阅读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无法对课堂教学形成积极有效的帮助。3、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不科学,导致阅读效率低下。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阅读方法不科学,阅读习惯差。如:阅读过程中缺乏时间观念,同一段内容反复读;读书要读出声来而不是默读;用笔或手指着读;注意力不集中,边读边做各种小动作等。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地影响了阅读效率的提高。二、高效速读法的理论基础高效阅读是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汉杰等人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脑科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结合我国学生的阅读实际设计而成的一套阅读教学方法,它充分挖掘和调动视觉扫描辨识摄取高能量与符号功能的巨大潜力,变合成认知为整体认知。同时,充分发挥大脑思维功能机制,开发人的身心资源,培养专注和思维反应能力,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效率和综合素质的目的。高效阅读法明确地把效率问题作为教学改革的主攻目标,紧紧抓住了语文教改方向性问题。它以科学理论为先导,在“快”字上搞改革,在效率上摸规律,经过反复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快节奏、高效率为主要特征的阅读教学训练程序。这项教改新尝试已经显示出它显著的教学效益与巨大的潜力。可以说高效阅读把时代气息吹进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把效率观念以科学训练的方式引入了语文阅读教改的阵地;它是针对语文教改,特别是阅读教改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