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里中学七年级国学经典备课组任开军牛芳陈东风课题:《三字经》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3、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学习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2、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古筝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教学模式】(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拓展升华。【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法;2、合作探究法;3、小组讨论法。【授课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新授】(一)故事激趣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古筝配乐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第二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二)诵读感悟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1)听录音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4)指读,随时正音,(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2)试着自己读一读。(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4)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5)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合作探究】(1)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3)请一个同学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古筝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4)大家讨论,小组代表展示:孟母为什么要三迁?【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拓展迁移】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把老师当作家长,师加以引导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