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无巨细,事事须用心——读《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有感光谷六小李金梅每个清晨,凉风习习,随意地坐在阳台上,手捧学校推荐的这本世界名师经典之作,是何等的惬意与愉悦,仿佛与作者面对面的倾心交流,聆听着也感动着;亦如同穿越时空走进一个个教育情境,观摩着也思索着……一段段通俗易懂却富有教育哲理的文字,让我们如沐春风似饮甘醇,和作者一起享受教育的智慧与幸福!作者书中所提建议108条,分别从六个方面进行指导。虽不敢说英雄所见略同,但书中提出的很多做法我曾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过,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有的坚持的较好,有的坚持的不够。关于课堂管理一章中,作者提出的三个观点是我非常赞同并且一直都在努力践行的:第1条——一个良好的开端;第2条——课堂管理是基础;第15条——避免“空白”时间。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或者每到一个学期的开始阶段,我把开学工作细化到上好第一节课,管好第一天班,坚持好第一周教育教学管理,保持好第一个月最佳状态。每个新的起点,我不是急急忙忙的就去上课,而是先培养孩子们各个方面的习惯,如听课、预习、作业等等方面,都手把手指导,反复强化训练,等所有孩子都基本适应了,再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工作。“课堂管理是基础”,这样的观点在十多年前就牢记在我的心里,我总觉得,没有规范的课堂,没有良好的听课习惯和氛围,老师讲的再好,学生没听进去,或者讨论、汇报等学习活动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教学效果就会大大削减甚至是零效率。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非常注意课堂管理,时时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动态,只要发现有学生分神或者已经游离于课堂之外,我就会立刻停下来组织教学。“避免空白时间”,这个观点也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课堂上不同层次孩子学习活动的问题。避免空白时间,其实有很多方法可行,如早上晨读前早到学校的孩子,可以每天提前把晨读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孩子们一来就有学习任务,而不是无所事事;课堂上先完成学习任务的优等生,可以安排他们辅导学习基础差的孩子,这样他们就没时间去找“别的”事情做,或者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更大的作业,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既激发了兴趣又充分利用了学习时间。在第四章教师的职业精神一章中,我觉得自己做的较好的有三个方面:50条——学会与家长合作;52条——积极参与学校活动;56条——寻求帮助。教书20多年来,我始终都坚持把家长当作朋友,真诚、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家长,接触久了,每个班级总有不少家长成了自己的朋友,多年以后仍念念于心,这也是我为人师所倍感幸福的。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我跟作者的观点一样,做到这一点,传递给学生及家长这样的信息:我是一个“有人性”的教师,对我而言,学生身上还有远比学生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参加活动的学生,不管学习好与不好,只要他们愿意,只要他们有这方面的爱好与能力,都有机会,并且在活动中每一个孩子的表现我都会及时反馈给家长,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时时对孩子的关注、认可与鼓励。“寻求帮助”这一点,我自己认为自己坚持的最好。在学校,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在家长面前,我始终都是谦虚谨慎,主动寻求帮助,领导、同事、学生、家长都是我寻求帮助的对象。来六小的短短两年,我从来没放弃过学习从来没拒绝过任何可以锻炼提升自己的机会,对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个人我都心存感激。当然,本书中作者所提的很多建议是我以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没有注意的也是非常必要马上去学习与践行的。有这样三条建议,作者把它们分开来列举,其实我觉得它们是密切相关的:48条——控制自己的反应;65条——时刻保持镇定;67条——不要带着怒气行事。一个有涵养的好老师,首先会时刻保持镇定,镇定了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当然就不会带着怒气行事。回想自己这两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特别不够虽然冷静下来的时候曾千百次的提醒自己,千万别在孩子们面前发脾气甚至大喊大叫,可一旦班级里发生令我十分头疼的事情,我往往没法控制自己而大发雷霆事后又后悔不已,感觉自己当时真的不像一个老师,也不配做一名老师。很怀念在美加时的邱景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