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指导策略提高家教成效黄文功撰稿南宁五中地处南宁市的老城区,由于城市的迁移,留在老城区内大多数是工作没有保障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阶层的市民,因此,就读初中的学生基本上是来自这些家庭的孩子。如何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一致,使孩子保持健康的心态,促成孩子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成为我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我校周边家庭教育主体的现状分析首先,由于家长自身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能力状况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比如在思想上存在着“家长专制主义”、“棍棒底下出孝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崇尚享乐、拜金主义”等错误认识。在教育方式上,盲目施教,造成的“溺爱型”、“粗暴型”、“袒护型”、“放任型”、“至尊型”等家庭教育的模式,而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后,教育的责任应该是学校,家长没有教育的责任或认为责任相对较轻。家长存在的这些思想严重阻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我们看到现在的孩子由于从小成长在狭小、单调的家庭环境中,缺乏交往与合作,造成集体观念淡薄,形成闭锁心理,从而产生“自私、孤独、抑郁、性格古怪、不关心他人、人际关系不良、自卑、忸怩、神经质、过分依赖、虚荣嫉妒、任性”等性格。再者,由于家长长期忽视了对孩子个性的培养、重智轻德、重养轻教,同时也缺乏和善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导致了教育的无力。二、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是采取家长素质培训与孩子与父母沟通引导相结合进行。(一)通过开设家长学校课程,提高父母自身的素质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组织者,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提高父母自身的素质,既是家庭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提出的要求。为此,我校开设家长学校这个平台,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专题指导,使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培训,通过以下途径提高父母自身的素质,达到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1、强化父母的知识与修养。学校除了要求父母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掌握有关家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和学习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和方法外,还要求家长积极地参加家长学校,从而获取丰富的教育能力。在开设的家长学校培训课程中,学校设立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多个层面阐述了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家长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教育。2、努力树立一个亲和与权威的父母形象。在小孩的教育问题上,即要温和、合理的对待孩子,用无微不至的爱护关心孩子,也要站在引导和帮助他们的立场上,为他们制定合理的生活和学习标准,循循善诱,做到宽而不纵、严而不酷,用亲情和威严架起与孩子交往的桥梁这样,父母既能尊重孩子的自主和独立,又能坚持自己的合理要求,既能高度控制孩子,又能积极鼓励孩子的独立自主。3、引导家长树立一个表率与榜样的形象。父母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到言而有信,表里如一。对于自己出现的言行失误,不回避,要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诚恳地说明,及时地纠正。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子女效果,对子女高尚道德情操、良好素质修养的形成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4、掌握适度的激励与诱导的技巧。对待孩子要“尽其所长,恕其所短”。对孩子优点和长处要“小题大做”地激励,对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要“大题小做”地诱导。家长对小孩给予适度的肯定和赞扬以引起孩子心灵的震撼,增强他们的自尊与自信,使其产生继续前进的欲望和动力,从而就能不断地上进。(二)开展中学生心理特征及家庭教育培训,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由于我校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和知识能力水平相对较低,加上普遍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他们普遍存在的难题。因此,每年学校除了开设《中学生心理特征及家庭教育》培训课程外,还聘请权威的心理学专家到校给家长进行家长应对孩子各种类型的行为及心理问题的策略,如聘请南宁市教科所的心研室主任耿春华给家长讲课,原南宁市教科所副所长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