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化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必修三检测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的剧烈变动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3.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理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③李恢:“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④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③④4.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A.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B.智者学派的观点导致价值标准混乱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5.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6.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认为:加尔文宗强调上帝的主权反过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国家观。路德倾向于认为国家至高无上。……但加尔文教导说,没有人(无论是教宗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加尔文宗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据此可知雪莱主要强调()A.上帝享有至高无上的主权B.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C.加尔文宗崇尚民主共和D.宗教改革思想是现代宪政的核心思想7.“如果说篆书在结构上以具象为主的话,那隶书是汉字走向抽象、走向艺术大美的一个节高二历史(第1页共4页)点。”这说明()A.篆书全都是象形文字B.篆书结构严整规范C.隶书的图画特征削弱D.隶书线条流畅平滑8.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技术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②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④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中国近代史时说:“(这一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说明斯塔夫里阿诺斯()A.对清顽固派的因循守旧不满B.对洋务派“中体西用”进行批评C.对维新派借孔子宣传变法失望D.对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表示怀疑10.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11.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