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稳定增产安排意见一、总体要求依照落实中央及本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本市“三农”工作首要任务,以粮食高产创建和优质稻米开发为重点,以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水平粮田设施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各项稳粮政策,明确工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措施到位,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千方百计促进本市粮食稳定增产和持续增效。二、目标任务其中水稻面积在160万亩,确保本市粮食收获面积稳定在250万亩(次)以上。优质水稻种植比例达95%以上。实现粮食单产稳定增长,确保全年粮食总产在10亿公斤以上。加强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以施好拔节孕穗肥、开展穗期病虫防治为重点,力争夏粮获得丰收。搞好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着力抓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工作。争粒数、争粒重,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力争全市二麦平均单产不低于260公斤。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力争秋熟水稻坚持稳定。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力争水稻产量稳中有增。大力推广机插秧、机条播、秸秆还田、精确定量栽培等增产关键技术,努力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力争全市水稻平均单产不低于550公斤。三、重点措施(一)稳定收获面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维护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耕地质量;狠抓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依照本市粮食最低保有量的目标要求,层层分解落实,稳定收获面积;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保证30亩以上粮食规模经营面积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75%并做到粮食合作社建设规范有序。(二)加强设施建设。认真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依照“十二五”期间本市高水平粮田设施建设的要求,推进高水平粮田设施建设,年内启动1万亩高水平设施粮田建设。围绕提升土壤有机质的要求,加强宣传第1页共4页培训,搞好技术配套,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商品有机肥使用,推广使用测土配方专用肥4万吨、商品有机肥20万吨。(三)推进高产创立。增加投入。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乡镇、村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面积不少于55万亩。整建制推进9个乡镇、3个国有农场、45个村示范创建。重点扶持市级千亩以上连片重点示范方创建,计划创建市级示范方60个,其中,万亩以上示范方12个,千亩以上示范方48个,市级财政给予补助。(四)推广科技应用。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入村(社)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粮食高产和防灾减灾技术,做好重点环节、重要农时季节的科技服务指导,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大力发展机插秧、机条播等技术,确保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50%结合秸秆禁烧要求,切实抓好秸秆还田和秸秆综合利用,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做到秸秆还田面积应还尽还。围绕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大力推广杂交水稻,争取推广面积达30万亩,制种面积达7000亩,为明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40万亩打好基础。(五)搞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搞好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储备。做好秋种麦子的保种工作,保证满足生产用种需要。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强化质量监管,加大抽查力度,确保种子质量平安。加强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的监测和市场调控,及时发布相关信息,鼓励农资连锁经营发展,规范农贸经营行为,坚持农资市场和农资价格基本稳定。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六)抓好防灾减灾。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提早做好抗灾资金、物资、技术等准备。强化对病虫草害、台风、高温、低温、连阴雨、暴雨等灾害监测和预警,加强极端天气内部通报,采取必要的联动措施,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分类指导,落实抗灾措施,进行科学抗灾,努力减少因灾损失。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效减轻病第2页共4页虫危害,全市粮田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80%以上。四、工作保证(一)加强组织领导。依照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和市政府的安排。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明确责任,上下联动,层层分解落实,保证现有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力争有所提高。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