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稳定增产实施意见20XX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认真做好粮食生产工作,继续保持粮食稳定增长,是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各级各单位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今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重大意义,坚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心,增强做好粮食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为切实抓好全县粮食生产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根据鄂政办发[20XX]57号精神,经县政府研究,现就开展20XX年全县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持续增收为重点,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机制,发挥政策效应,搞好服务指导,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挖掘科技兴粮潜力,努力开创我县粮食生产新局面。(二)目标任务。20XX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2.5万亩,平均单产比上年增加7公斤,达到370公斤,总产量达到23.13万吨。稳定粮食增产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增加玉米、水稻、马铃薯、豆杂等作物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在夏粮生产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秋粮作物管理,争取以秋补夏,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二、统筹安排,强化措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三)落实粮食播种面积。要把面积落实责任及任务分解到乡(镇)、村、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农田不抛荒,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耕地面积;抓好耕作制度的改革,提高耕地复种指数;采取针对性措施制止耕地撂荒,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短期和季节性流转;鼓励种粮大户扩大种粮面积,提高补贴标准,利用旱地和边缘地发展红薯、豆杂等旱粮作物。第1页共4页(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抓好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改造灌区排灌设施,有效增强农田水利灌溉能力,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农田旱涝保丰收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抗灾减灾能力。(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1、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通过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农民培训项目,举办农民种粮培训班,向农民传授生产技术。着力培育粮食产业示范带头人,努力提高农民种粮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全县粮食稳定发展。2、大力推广增产节本技术。一是继续扩大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地膜覆盖技术,力争全县地膜覆盖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二是继续推广旱育保姆育秧技术,提高出苗率和秧苗质量;三是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推广使用各类作物配方肥万吨以上,粮食作物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四是提升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积极示范推广秸杆腐熟剂,增加秸杆还田面积,增施农家肥,扩种绿肥,努力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五是示范推广免耕轻简栽培技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六)全面推进高产创建增粮行动。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认真抓好水稻、玉米及脱毒马铃薯高产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以中峰镇为中心的万吨“有机贡米”生产和以泉溪镇为中心的两膜玉米全覆盖栽培技术,同时,各乡镇都要办好本区域内主要粮食作物高产示范片建设工作。高产创建示范片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方案,统一高产集成技术”的要求,达到示范幅射效应,通过科技示范带动,实现粮食总体增产。(七)强化科技指导服务。抓住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以推广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为重点,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镇村、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指导落实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高产高效技术,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行集约化生产,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贡献力。(八)保障农资供应,狠抓市场监管。加强农资的生产、储备和统筹调度,农业、农机、石油等部门要保障种子、化肥、第2页共4页农药、柴油等农资的有效供应,供电部门要优先保障农业生产用电需求,确保农村抗旱、粮食加工等电力供应。物价和农业部门要加强农资价格监测和供求信息发布,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