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益彰方显课堂精彩《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2课时教学反思新的课改要求课堂教学模式为双向五环,为了先“照葫芦画瓢”,我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课改新理论,并与同事激烈讨论,由此头脑中有了模糊的套路。于是在3月份按双向五环的课堂教学模式执教了《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二课时。这是一篇说明文,条理十分清晰,全文说明了三个问题: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要保护海洋。“海洋”这个话题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于是我让学生得用星期天的时间去搜集有关的图片、资料等,正因为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这课上下来,自觉学生真是不可小瞧,这种教学模式的确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下面就结合这课,我谈谈成功与不足。成功:1、问题创设,自主探究。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探究,当他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时,不断地获得了成就感,同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课上我进行巡视时,我发现我班较差的毕晋波同学通过自主学习,把涉及课本内容的问题解决了一大部分,他抬头看看我,脸上写满了成就。2、分享体验,交流提高。学生将自主控究、小组合作的信息通过展示交流,师生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特别是上紫微小组,为了让同学们了解21世纪人类是如何开发、利用海洋的,采用了以第一人称“海洋的自述”的口吻,整合了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丰富了文本内容。听了他们的介绍,我真感叹于海水的运动竟能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惊叹于海底的广阔空间,更惊异于学生那纤弱、不善言语的躯体所迸发的力量。3、设计口号,情感升华“达标测评”中设计了为海洋写一条广告宣传语,学生在强烈感受到海洋对人类的重大意义后,已意识到保护海洋迫在眉睫。我给予学生这个平台,学生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写出了丰满的口号,振奋人心!不足:教师的引领、激励作用在课堂上彰显不够。如紫微小组的展示是对课文重点内容的升华,此时,教师如能送上激情四溢的评价,会是多么恰到好处。对教材使用不当。课堂上学生没能走进文本去读读。教师的教学机智不够灵活。如课末测评中“设计广告宣传语”。教师可随机让组长搜集、整理、张贴、这样,学生的成果展示了,学生的成就感强了,想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上一层楼的。课堂,教师和学生相得益彰的阵地,只有教师充分主导,学生真正主体,语言课堂才能呈现出饱满的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