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乡山连山》说课稿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小学柴玲教材来源:湘版《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一、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2、4小节二声部合唱二、说教材:《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一首反映农村文化生活的歌曲。这首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通过颇具特色的儿童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村一派大丰收的欢乐景象。这是一首五声羽调式的一段体歌曲。引子后的1-8小节是两个句首相同的平行乐句,节奏张弛相间,旋律忽高忽低,十分贴切地描写了母子俩的对话。第三乐句节奏紧缩,插入两个过门,表现出兴奋、热烈的情绪,第四乐句为两声部合唱,以断音唱出的爽朗笑声,充分抒发了母子俩幸福、愉快的心情。最后八小节节奏拉宽,歌声柔和、连贯,使人感受到母亲与孩子沉浸在无限满足与幸福之中。歌曲的音调很有民族特色,风趣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特征,是一首优秀的农村生活题材的儿童歌曲。三、说教学目标:1、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达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感受丰收之后的喜悦之情。2、初步体会合唱效果,养成较好的合唱习惯,感受音乐表现力。3、结合歌曲发现时代的进步,歌颂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表达出对家乡建设的热情。教学重点:学习和体验二声部合唱,做到有控制地演唱,使两声部声音和谐统一。教学难点:用短促、灵活的声音进行二部合唱,以及最后八小节的学唱。四、说教法:歌中的孩子把秋收后成堆的谷垛比作家乡起伏绵绵的山峦,从“家乡没有山”到“如今山连山”,歌唱着丰收的喜悦,那我们城市里的“山山水水”又在哪儿呢?结合我所教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尝试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孩子们在都市生活、学习,如何感受歌中“如今家乡山连山”的真挚情感呢?回想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几年间的飞速发展,高楼耸立,我仿佛也看到了“家乡山连山”,就以此为导入开展情境创设。开课出示一组兰州城市建设图片,引导学生找出城市风光中的那一栋栋高耸的现代化建筑,连绵起伏,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网络、电话、各种通讯设施将我们这座城市紧紧连接在一起。这“楼”像“山”,“路”像“水”,我们也不禁感叹——“如今家乡山连山”,这不正是几代兰州人建设美丽家乡的丰收成果吗!整课的演示文稿布局及幻灯片的设计都溶入美学元素,感受到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五、说学法:三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教学中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结合音乐学科特点,分段式的乐谱学习指导学生学习旋律、节奏,积累音乐常识和技能,使学生更好地和老师交流合作。针对歌曲难点部分“用短促、灵活的声音进行二部合唱”采用直观的图形谱——四座高低不等的楼房分别是“la”“sol”“mi”“re”,学生边唱边打出柯达伊手势“6、5、3、2”,很快学习记忆了四条乐谱。结合“快速反应”游戏变化顺序接唱四条乐谱“6、3、5、2”,学生不但能按要求体验二声部演唱效果,而且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达到背唱全曲。总体来说,基于对教材的独特理解,教法有创新,学法有共鸣,在互动中令人耳目一新。六、说教学过程:(一)、诱发情感,导入课题。开课以“家乡”展开话题。生活在农村山区的人们能直观的感受到山青水秀,丰收的谷垛堆得像起伏绵绵的山峦,生活在兰州或城市里的孩子们你们也看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那我们城市里的“山山水水”又在哪儿呢?学生结合兰州城市建设图片找找城市中的“山”,城市中的“水”,学生发现我们身边拔地而起的一栋栋高耸的楼群,宽阔的马路,各种交通工具像“鱼儿”在穿梭,这是几代人建设家乡的丰硕成果,我们不禁感叹——“如今家乡山连山”,揭示课题。这是一首老歌,以往的设计都是从农村生活入手,而我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进入到城市生活的人文景观中,歌中可以把“家家的谷垛”比作“山连山”,歌唱丰收喜悦,我把“城市建设中鳞次栉比的高楼”比作“家乡山连山”,当孩子们唱起“山连山”的丰收喜悦时,正表达出对兰州的热爱。要上好一节课除深入挖掘课业,找出平常我们所不重视或容易忽视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