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來都是尊师爱教。现在在局部地区,局部人群中被扭曲,包括部分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本人。我们不能简单用得到的工资高低,当地政府给的待遇好坏作为社会地位的标准。农村中黙黙无闻贫困教师永远受人们尊重爱載,遍地身处髙位贪腐官员早晚要裁倒,中国梦实现人民的社会地位才会合理体现。如何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是我党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事关教师的切身利益,对教师的成长和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有重大影响。为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级政府必须建立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的保障机制。一是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教师工资,增强教师职业的待遇优势及吸引力。二是完善农村教师工资、职务等倾斜政策和津贴补贴制度,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对在远郊区县农村地区长期从教及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三是研究制定教师住房保障政策,建设专家公寓和青年教师公寓。四是落实民办学校教也談提升教師社會地位的重要性因應社會發展,近年,倡議發展優質教育,建立一支高素質,穩定的教師隊伍,提升本澳教師專業地位的訴求越來越多,當中包括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此種情況說明本澳教育體系必須因應社會步伐的急遽發展,作出適切的改革,以達致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毋庸置疑,要保障社會的可持續性,對教育的投資必須長期高度投入。而保證有效的優質教育,提升教師社會地位,確定教師專業資格,規劃中長期教育制度,提升教學效能等範疇都是目前社會各界已達致共識的課題。溫家寶總理在我國第25個教師節前夕提出:“一個國家有沒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國家重視不重視教育﹔而一個國家重視不重視教育,首先要看教師的社會地位。”他強調要“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讓教師成為全社會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羨慕的職業”(1)。溫總理在21世紀我國綜合國力走向繁榮富強的關鍵時刻,提出以教育興國,以人才興國的發展觀,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既然提高教師地位有利社會發展,那麼,如何衡量教師社會地位的高低呢?筆者嘗試以教師專業地位要求、待遇等方面淺談提升本澳教師社會地位的重要性。衡量某種職業的社會地位,專業能力和待遇這兩項是極其重要的指標。從現時本澳較滯後的教育法規、制度來看,本澳教師的社會地位還不被廣泛認受,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本澳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機制保障教師的權益,以推動教師專業發展(2)。教師社會地位的核心問題是教師的專業地位,所以,提升教師地位的必要條件是從法規上保障教師的專業權利。1966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法國巴黎召開「關於教師地位的政府間特別會議」,決議採納〈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強調教師的專業性質,並認為「教學應被視為專業」。我國在1993年10月頒佈的《教師法》明確指出:「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技術人員。」它通過法律形式確定了我國教師的專業地位,教師的教學活動作為一種專業活動是其他職業人員所不能代替的。本澳爭議多年的教師職程,自政府推出《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咨詢文本以來,已歷時三年,落實教師職程,從而塑造美好的教育願景,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冀盼的。筆記認為,教師專業權利是保障教師專業地位的關鍵,應以法律方式予以確立。所以,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機制有助提升本澳教師的社會地位,從而激發教師的士氣,對社會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其二,社會認受性。和法律、醫學、工程等傳統的專業相比較,現代教育被普遍認為是相當年輕的新興專業。如何界定某種行業具備專業性?一些學者認為專業自主性才是達至專業地位的關鍵(3)。現時本澳教學人員入職要求必須具備師範學位或所授科目的學士學位或以上,可以說,本澳整體教師的入職條件是符合國際標準的,整體學歷水平甚至稍比內地教師高;澳門教師入職條件以法規方式設限,對發展本澳教師的專業自主性有很好的基礎條件和依據。但是,目前本澳的整體教育水平,卻落後於內地。內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由普及教育,走向基礎教育,水平從量到質方面有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