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兵镇散兵镇,历经2000余年的沧桑,由一个小渔村演变成了一个建制镇。2004年,又由原散兵镇、高林镇合并成了新的散兵镇。镇域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4万余人,辖9个村(居)。是巢南经济重镇项羽铜像楚歌岭与散兵镇位于巢湖市区15公里处的巢湖南岸楚歌岭下,有一座抬头见山、低头迎水风景秀丽的散兵镇。提起楚歌岭与散兵镇的来历,还得从两千多年前的楚汉相争说起。------项羽兵散楚歌岭相传刘邦、项羽垓下决战,项羽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楚军大败,溃兵南下来到巢湖岸边的龙王山下,安营扎寨,休整操练,伺机东山再起。这时,韩信带领一支人马赶到此地。由于楚军驻地面临巢湖,背依大山,地势险要,易攻易守,汉军一时无法攻取。足智多谋的韩信,见武攻难胜,便改用文攻心战。他抓住项羽迷信心里,借助神权力量来挫伤项羽锐气和动摇效忠他的“八千子弟兵”,夜间派人用糖稀在楚军驻地周围的路上写下“霸王无道,项羽必败”八个大字。由于糖香溢,引来数以万计蚂蚁争食,粘聚成八个大字,楚兵见之,认为是天意灭楚,顿时军心大乱。项羽也不明其由,惊呼“天灭我也。”此时韩信又令一支人马,带着箫管隐在楚军驻地周围的山岭吹奏楚歌。楚歌传入楚营,楚军听了个个怀乡,人人思亲,泣不成声,纷纷丢弃兵器离营而去。只会武力,不懂计谋的项羽,在混乱中连忙收扰散兵游勇,攻上山岭,筑垒为城,与汉军展开搏斗。最后,楚军众叛亲离,项羽不敌众,带着二十八骑亲信,突围至乌江自刎身死。如今,韩信吹箫处被称之为楚歌岭,岭上还有霸王城等遗址。项羽兵散之地已发展成散兵镇。散兵镇与楚歌岭的位置关系亚父山与旗山项羽向东败退途中,行至必经之路的巢湖东郊旗山、鼓山峡口,项羽的座骑乌骓忽然长啸不前。原来是到了范增的故乡(项羽曾拜范增为亚父),项羽顿悟,翻身下马,跪拜旗山:“失亚父者失天下,项羽悔之晚矣!”于是,乌骓又奋蹄向乌江奔去。今天,项羽途径的旗山也被人们称为亚父山。亚父山对面的鼓山如今也立有亚父范增的雕像,并且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旅游胜地。旗山旗鼓相当散兵镇现状思考:如何治理开发散兵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