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A和B,分别挂在杠杠的两端,且GA>GB,此时杠杠平衡,如图(a)所示,若将两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如图(b)所示,杠杆将会:A.A物体下移,B物体上移B.A物体上移,B物体下移C.仍将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2.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若将木块虚线以下的部分截去,则:A.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下降的高度相同B.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木块下降的高度更大C.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水面下降的高度更大D.木块下降,水面上升,且变化的高度不相同3.在图甲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摩擦力(g取10N/kg),则可算出石料的密度为:A.1.6×103kg/m3B.2.3×103kg/m3C.2.8×103kg/m3D.3.2×103kg/m34.将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金属块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表示的是金属块所受到的:A.浮力的大小B.重力的大小C.重力和浮力之差D.重力和浮力之和5.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舰载飞机飞行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飞机飞离航母前后,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C.飞机在加速飞行时,机械能总量不变D.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6.如图所示:A为木块,B为铝片,C为铁球,而且VA=VB=VC,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它们受到的浮力FA、FB、FC之间的关系是:A.FA>FB>FCB.FA<FB<FCC.FA=FB=FCD.FA>FB=FC7.如图所示,是甲与乙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结合图象所给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甲放入水中后悬浮,那么乙一定在水中漂浮B.如果乙放入水中后悬浮,那么甲乙连在一起在水中一定沉底C.如果甲乙质量相同,那么甲乙在水中的浮力一定相同D.如果甲乙体积相同,那么甲乙在水中的浮力不一定相同8.把一个质量为120g,体积为80cm3的小球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溢出水的质量为8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B.溢出水的质量为8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溢出水的质量为12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D.溢出水的质量为12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9.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内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装有相同实心铁球的相同烧杯放入容器甲、乙后均能漂浮在液面上,此时液面的高度相同;现将两铁球从杯中取出并分别放入容器甲、乙的液体中,铁球均沉底,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甲一定大于△F乙B.△F甲一定小于△F乙C.△F甲可能大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10.将一方形木块(体积为V木)放于水中,再将一方形冰块(体积为V冰)放于木块上,静止时水面正好和木、冰交界面共面(如图),已知水、冰、木密度之比为10:9:8,则V冰:V木为(说明:图中冰块、木块大小不具暗示意义):A.9:8B.8:9C.1:8D.2:911.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始终比重力大B.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C.小球的机械能在不断减少D.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减小12.如图所示,将小球拉到A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B.小球由B点运动到O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小球由A点运动到O点,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小球在O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13.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完毕后,在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经过多次这样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操作中,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