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无限的新课堂王冬《口耳目》整篇课文把图画、古文字与象形字对应起来,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课文中的生字都是高频字,如:口、耳、羊等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学生应该会读、会认。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将本堂课的目标定为:“通过游戏、儿歌识字等方法,认识巩固生字,让学生在乐中学,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课堂上,我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整堂课以“到生字朋友家做客”为主线,给孩子创设一个个自主、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探究,激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强烈的求知欲,使孩子真正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比如在教学“羊、鸟、兔”三个字的环节中,我引入了一个“羊、鸟、兔”争论的小故事,请孩子们帮忙辩论到底谁最像它所代表的小动物,让孩子在辩论中记住了生字的形;在此基础上,又让孩子们分四人小组以“我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为话题进行情景对话表演,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口语交际的机会,使孩子既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刚学的生字,又有利于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就是在这一个接一个的有趣的话题中、游戏中,在和老师同学轻松愉快的聊天中,不断运用着课堂上学的生字,既巩固了生字的读音,理解了字的意思,又学会了如何运用。课堂成了孩子们不断发现、不断应战、不断体验成功的乐园,他们似乎早已忘记了这是在学生字,倒是在表述自己心中难以言状的快乐与喜悦。在我努力将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时,我也清楚地看到了许多不足之处:象形字从在图形中表意到符号表意,再到音、形、意为一体的表意文字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课堂中,我只注重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让学生欣赏汉字的优美造型,领略象形字结构之美的审美过程。如果,我们教学的这一课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象形字演变过程,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充分感受一笔一画的转变所带来的美感,也许,我们的汉字对于学生而言就像一幅幅色彩明艳的美术画罢了。可遗憾的是,我却失却了一次对学生的绝好的教育机会。课后,我在思索,如果只抓住一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象形字展示教学,把戏做得更足一些,也许学生就不仅停留在学习了许多汉字,还会受到更美的熏陶、感染。的确,精彩的课堂令老师们回味无穷。课程改革带给孩子们的将是无限的惊奇与快乐,而带给老师的则更多的是思考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