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显魅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礼貌显魅力》。八年级思品讲的是课标中我与他人的关系,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礼貌待人,礼貌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而当今社会青少年文明礼貌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使学生学会礼貌待人,不仅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纯洁和美好,而且可以避免和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冲突,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本框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文明礼貌的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符合当今时代的规范和礼仪,对提高人的素质和涵养有着重要意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能力目标: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由衷地感到讲文明、有礼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自我感悟与体验,学会通过礼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树立不讲礼貌为耻、有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与人交往时,能够以礼相待,能通过礼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教学难点:态度亲和,能使我们增添交往的魅力。【课前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文明礼仪的小故事;观察社会生活中不讲文明礼貌的现象,进行归纳分析,并尝试提出改正方法。【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初步感知礼貌的重要性幻灯出示视频,导入本课话题。看视频资料――“孔融让梨”传统美德故事。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本节课题。一、礼貌是尊重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1、通过名人轶事,提出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回答,恰当给予提示和引导。2、出示漫画,提出问题,启发思活动一:我思我悟以“周总理事例”为背景材料,分析问题。漫画赏析看漫画思考:引出无礼的危害。学生感悟新知:礼貌是尊重和文明的体现。让学生在阅读故事中,感受人际交往中有礼和无礼的区别,以及无礼所造成的伤害,同时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具体的情1考。境引导学生分析文明礼貌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具备初步的判断能力。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出示图片以及相关材料(《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提出问题:联系材料谈谈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提出讨论要求:不礼貌的现象在我们的校园里时有发生,大家把这些不礼貌的现象记录下来,以作为自己行动的警戒。提出要求:每人设计一句标语,然后由小组评出最具有创意的标语。交流、感悟。启发思考,点评小结。活动二:主动找寻找寻身边的不文明现象1、小组讨论校园不礼貌现象。不礼貌的语言――不礼貌的态度――不礼貌的行为――2、校园礼貌标语设计。小组讨论设计校园礼貌标语。思考感悟:文明是不是只是个人私事?回答问题。学生感悟新知: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私事,也不是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关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不和谐音符,探讨不文明不礼貌带给他人、社会、国家的诸多伤害,感受无礼不立的道理。进一步感受礼貌的魅力与无礼的害处。二、“谢谢的魅力”1、语言文明2、态度亲和3、举止端庄出示相声欣赏《讲礼貌》,预设问题,启发思考。设置部分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判断。教师小结: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活动三:礼貌用语大擂台结合材料,分组比赛:(1)看看哪组说得多。(2)将礼貌用语分组。(3)请你说说在待人接物中,语言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归纳、分析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学生代表发言。活动四:身临其境1.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