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同步练习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7、这首词所写的塞下秋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8、请揣摩“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了将士什么样的心情?10、“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1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参考答案1、边塞秋色思乡忧国之情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紧紧关闭。表现了边塞的悲凉。3、抒发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4、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5、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6、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7、天冷、声杂、城孤。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8、借边塞的夜景来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戍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9、既想建立战功,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10、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城门的情景。作用: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11、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12、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