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公私之间》习题一、选择题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带领众人四处奔波,心系苍生。他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无法尽到为人子,为人妻,为人父的责任,无法体验到亲情之乐。但如果他不带领众人治理好洪水,他的家人可能也会遭到洪水的侵袭,他不但享有不了天伦之乐,甚至连自己的家人,亲人等也保护不了。据此回答1-2题。1、上述材料说明了()A、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包含B、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矛盾、不能共存C、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只有矛盾、没有包含D、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永远是统一的、一致的2、“三过家门而不入”启示我们()A、大禹是历史上的伟人B、只有历史上的名人伟人才能放弃个人利益C、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学会选择,做出正确的决定D、现代中学生不会遇到这种情况,不必考虑做出什么决定3、人们有了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才会有图书馆、音乐厅、展览会;人们有了出行和交往的需要,才会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由此可见()①任何利益都基于人们的需要而产生②随着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个体的需求没有越来越多的重合③公共利益的产生与人们生活范围的扩大关系密切④公共利益的产生与个体需求相似性的增多关系密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利益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些需求单靠个人努力很难得到满足,只有借助社会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A、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公共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B、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C、个人利益实现得越多,内容越丰富,公共利益的实现也应越充分D、公共利益实现得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不会越充分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通过税收方式大力发展医疗、教育等公益事业,为人民谋福利。据此回答5-6题。5、税收是()①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②支撑国家建设的资金保障③公民的一项权利④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税收的性质是()A、简化税制,合理负担B、统一税政、平衡财政C、保证税收,简化税制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二、简答题7、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怎么做?三、探究题8、某校八(1)班学生在学完第五课《公私之间》后,决定召开一次以“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2)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表现?(3)在现代社会,公共利益应该符合哪些标准?答案1、A2、C3、D4、B5、C6、D7、(1)优先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2)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3)学会选择,做出正确的决定。8、(1)①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关系;②公共利益并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它们有时候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2)①公共利益由个人的利益组成的;②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③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3)合法合理性、公共受益性、公平补偿性、公开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