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2课--心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VIP免费

12课--心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1/4
12课--心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2/4
12课--心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3/4
第十二课心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主阅读课文,读通,读顺。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概述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3.跳读课文,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4.理清层次,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和讲故事的形式,梳理故事情节。2.用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把握故事情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主人公李京京追求真善美的美好品质。2.公平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2.复述故事主要内容。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与本文有关的资料。学生:1.扫清字词障碍。2.阅读《凡卡》一文。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激趣引思。【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2.导语: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出了女儿久久珍藏的对母亲的心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作家黄蓓佳的作品《心声》,去倾听一个学生的心声吧,他或许会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受。3.板书课题:心声4.走进作者:黄蓓佳:女,1955年出生于江苏如皋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2年发表处女作《补考》,现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等。5.走进体裁:小说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并加以理解、掌握。二.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正音:发窘(jiǒng)抽噎(yē)噗pū纸捻(niǎn)蜷(quán)在簪(zān)子恍(huǎng)惚抽泣(qì)棱(léng)角分明毛毛剌剌(là)三、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1)根据故事情节,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2)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2、学生交流、归纳,概括。3.明晰。概括四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四.跳读课文,复述故事主要情节。(一)整体感知1.快速跳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提示:时间顺序。四个场景: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2.认真阅读课本,梳理结构,感知情节。(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交流点拨】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①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②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3.总结、归纳:公开课前(想读课文)——开端回家路上(偷读课文)——发展次日放学(听读课文)——发展公开课上(终读课文)——高潮结局五.课堂小结小说通过公开课上李京京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渴望亲情的学生形象。启示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关爱每一个个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从一个侧面批评了教育上存在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六.布置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2.抄写词语。板书设计心声黄蓓佳想读课文遭拒绝偷读课文忆亲友听读课文被嘲笑终读课文抒真情(勇敢救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2课--心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