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的技能。2.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和并联电路的规律。4.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在读取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难点1.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图。【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评估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实验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熟练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会根据问题的提出设计实验并选择器材并进行实验,从而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新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真正经历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探究结论的正确性不做评价。新教材更突出过程与方法、更加注重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学情分析初三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由于刚接触电路,所以在连接电路时,部分同学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对电流表已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本节的实际操作,同学们对电流表的使用一定会有更好的掌握。【教具准备】实验仪器:小灯泡多只(不同规格)、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引入新课导体中流过的电流类似于水管中流过的水流,水的流动形成了水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多媒体演示水在水管中流动,以及江河中干流和支流的动画,让学生说说流过水管个车的水量有什么关系,河流中干流和支流中流过的水量又有何关系。然后提问:水管中有水流,电路中有电流,那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别有是规律呢?把任意两个灯泡连接到电路中,请问两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有几种?两种:串联和并联。请大家分别画出这两种电路图。(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提出问题:大家猜想一下在串联电路中,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之间什么关系呢?二、开放思想,大胆猜想同学们可以结合上次我们组装串联电路实验或者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些现象,各小组分组讨论,然后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猜想并给出恰当的理由:小组1:因为我们的串联在电路中灯泡一样亮,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小组2: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因为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小组3: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靠近电源负极比较大。因为我们的两只灯泡一开始靠近负极的比较亮。小组4: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正极往负极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正极的比较亮。同学们一下子提出这么多的猜想,猜想的理由也是各不相同,为了找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下面我们对这些猜想进行分类,这些猜想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电流相等和不相等,认为电流不相等的也可以分为两大类:靠近正极的电流和靠近负极的电流大。那么,在这么多猜想中,到底哪种或者那些猜想才是正确的呢?我们通过探究活动来寻找答案。三、设计方案、交流合作前面大家有了猜想,讨论一下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才能证实我们的猜想,各小组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方案一:测两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灯泡L1之间的电流;②电源负极灯泡L2和之间的电流。方案二:测三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灯泡L1之间的电流;②灯泡L1和灯泡L2之间的电流;③灯泡L2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师:小组1和小组2设计方案略有不同,小组1测量2个点的电流,小组2测量3个点的电流,那么那个小组的方案更好呢?生:小组2方案更好。师:为什么?生:如果A、B、C三点电流相等,那么猜想1正确;如果C点电流大于B点电流,B点电流又大于A点电流,那么猜想2正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