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省惠南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训练第八单元第十五讲提能力福岳麓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世界历史》解说词中写道:“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高度概括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它们分别是英文黄金(Gold)、上帝(God)和荣誉(Glory)的首写字母。”材料所说的“地理大发现的动机”有()①向往和追求黄金②传播天主教③抢占殖民地④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抢占殖民地”不是欧洲航海家探寻新航路的动机,排除③。答案:B2.(2012·南通模拟)“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解析:“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揭示了新航路开辟在宗教的神圣光环之下,服务于资本原始积累的现实目的,宗教狂热作为海外探险的精神动力和工具。答案:A3.(2012·临沂模拟)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北大西洋沿岸。这一转移对荷兰的影响不包括()A.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成立荷兰共和国B.航运业占据压倒性优势,控制东西方商路C.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D.形成了荷兰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D4.中新网于2011年6月30日以“菲律宾境内出现新物种”为题报道“一支由35名美国和菲律宾科学家组成的科考队在菲律宾境内发现200多种新型海洋无脊椎动物、11种鱼类和至少40种蜘蛛”。如果我们以“物种及物种交流”为主题进行探究的话,在人类历史上,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A.中国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B.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之间的交流C.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各大洲更加紧密的联系D.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生物技术的发展解析: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流由此开始。B正确,A、C、D均错误。答案:B5.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人们对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是()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解析:本题学生最容易误选B,错选原因是不能正确解读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欧洲人认为美洲是野蛮之地,不存在文明,因此也就不存在文明相遇,他们去美洲是传播文明的,也就不存在侵犯,故排除B、C;在美洲人看来,欧洲人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对他们来说是侵犯,侵略者是野蛮人,没有文明可言,故排除A。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开始汇合,逐步打破了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孤立、分散的状态,答案为D。答案:D6.“历史宽恕了他,因为在玉米中保藏着大量的财富……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所有的黄金。”“他”作出的主要贡献是()A.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B.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C.组建贸易公司,促进贸易发展D.带回香料,丰富欧洲人的生活解析:由“玉米”可知,“他”是指哥伦布。哥伦布的主要贡献是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答案:A7.(2012·江苏四市调研)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根据题干信息描述,“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有利于出现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