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黑格尔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美的偶像。”教师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态度等,对学生的社会化与人格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自身人格的塑造和提升。一、注重积累渊博的学识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人们对现代教师的师能期望值很高,学生更是带着挑剔的眼光衡量着教师的学术水平。作为教师,要以教学的艺术魅力抓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与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教师高超的学术水平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因此,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具备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更要瞄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知识、最新成果,建立起合理的、与学生各种知识相适应的知识框架。不仅要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具备运用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还要以真情实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去征服学生,创造出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逢甘露,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要做专家型教师,就要进行教育科研,不断地学习、研究教学理论与方法,勇于教学实践,并能注重对教学经验及时进行反思。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师都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成长为掌握特有教学艺术的教育者。二、关爱学生教师之所以有魅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师是“善与爱”的代表。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孔子对学生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至今仍传为佳话。家贫的,他多方接济;有疾病的,他去看望。他在与所有学生交往中,态度谦和,平易近人,敞开心扉。学生对他的深厚感情,终身不忘。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的爱是心灵和肉体、智慧和思想、幸福和义务的结合。”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热爱儿童。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先生、曹铁云、张玉仁等,在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无不谈及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所以“爱心”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更是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关键。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民主和人道的社会,教师只有理性的分析不同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用教师的爱滋润学生心灵。关爱,往往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教师真挚的爱心会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对学生的一次鼓励、一次谈心、一个亲切的笑容、一次共同的活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对于教师来讲实际面临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复杂多面体,如何引导他们组成一个凝聚向心力、成为奋发向上的集体,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作为团体领导者的教师必须是富于爱心的,从内心深处爱学生,爱教师这一职业。唯有如此才能教育、感染学生懂得爱他人,懂得学会做人。三‘宽容学生一个孩子如果总是受到负面的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不仅是教师的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宽容,是教师良好形象的又一种内涵,又一个可贵的素质。宽容的实质就是教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以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昭示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选择、自我进步的时间、空间与主动性,从而体现出教师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对学生宽容,一是学生不是敌人;二是学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少年儿童,成人都难免犯错误,何况他们;三是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宽容是心底里对学生过错的谅解,也是体现师生关系的最佳途径与方法。四、尊重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