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洪塘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4.6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学习目标:1.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2.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3.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板块运动的关系。4.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5.初步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重点: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难点: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1915年,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性和其他的证据,创立了解释地壳变动的全球构造理论——。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2.地球的岩石圈好像是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这些一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他们是被、和分割而成的。3.全球由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上,不断地发生和。板块的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形成了裂谷和海洋。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的最主要原因。4.看课本P137页图,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和板块。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如: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________和_________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5.根据你所学的地理知识来判断下列地区分别属于什么板块:(1)四川(2)日本板块和板块交界处(3)墨西哥(4)冰岛板块和板块交界处(5)叙利亚(6)利比亚(7)云南家长签名:1二、预习·疑问星级评定三、学习·研讨1.【德】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1915年)(1)魏格纳认为二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古陆,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后来,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这一块联合古陆开始分离。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地,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上漂移,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2)魏格纳理论最主要的弱点是:巨大的大陆是在什么上漂移的?驱动大陆漂移的力量来自何方?根据魏格纳的说法,当时的物理学家立刻开始计算,利用大陆的体积、密度计算陆地的质量。再根据硅铝质岩石与硅镁质岩石摩擦力的状况,算出要让大陆运动,需要多么大的力量。物理学家发现,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2.板块构造学说(1)进入50年代,“大陆漂移说”居然在完全不相干的领域里东山再起。这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就是研究古代地球磁场的学科——古地磁学。地球只存在南磁极和北磁极两个磁极,从各个大陆研究得来的南磁极或北磁极的“极移动曲线”理应是一致的。然而,兰卡恩等人求得的两条“极移动曲线”形状相似却沿经线偏离。要是把大西洋两边的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合在一起,那么对应的“极移动曲线”恰好能够吻合。这个事实正好说明了大陆漂移具有可能性。(2)50年代伊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新技术被广泛用于海洋观测,比如采用声纳装置观测海底地形,利用海洋磁场仪探测海底磁场异常情况等。通过这些探测,科学家终于搞清全球海底被称为“海岭”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彼此相连的。中央海岭下的地幔对流升腾形成海洋地壳,海底由此扩大,这种结论支持了“海洋扩大说”,而“海洋扩大说”也解释了大陆的分裂和移动。构成大陆地壳的物质密度小,地幔就会上浮。根据“海洋扩大说”,大陆下的地幔对流升腾造成大陆分裂,进而地幔向水平方向的运动将大陆推开。(3)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的。23.地球分为6大板快。太平洋板块:近4/5的太平洋都在此板块内;美洲板块:整个美洲以及接近美洲的部分太平洋、大西洋;亚欧板块:几乎整个亚洲以及欧洲,但属于亚洲的印度不在此板块内,还有一部分大西洋;南极洲板块:整个南极洲以及除北冰洋外的三大洋的边缘部分;非洲板块:整个非洲以及一部分大西洋;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东、北、南的部分大洋洲国家,绝大部分印度洋,以及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都在此板块内。而北冰洋是海域,被亚欧板块、美洲板块“瓜分”,所以不是板快。4.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根据板块边界的运动方式和性质的差异,将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1)消亡边界①喜马拉雅山——造山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