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题:《中国石拱桥》课型:新授备课时间:主备人: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式。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环节1、初读课文,识记文中生字词。2、说说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这些例子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吗?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4、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5、分析说明方法强调重点字词:洨河匀称古朴张鷟惟妙惟肖1、学生边读边画,注意相关段落与关键词语。2、边读边画,根据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对应赵州桥与卢沟桥的相关内容提取信息。4、所谓准确严密,就是按照事物的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主要表现在数量、程度、范围等方面用词准确。5、根据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进行判断。1、什么相关段落与关键词语?相关段落就是与所提问题紧密联系的段落或文字。关键词语就是能够指明事物特点的词语。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1)从现象到本质;(2)从原因到结果;(3)从特点到用途;(4)从整体到部分;(5)从概括到具体;(6)从主要到次要等。】3、怎样概括段落大意?说明文段落大意的概括,可摘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重点句(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来概括。4、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6、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作引用、作诠释合作交流环节1、对自主探究问题进行交流。((1)(2)小题3号学生来说)(3)(4)(5)小题2号学生来说。(6)小题3号、4号学生来说。2、质疑解说6、怎样判断说明方法?(1).举例子:使印象具体深刻,便于理解,由点及面判断:比如说,例如(2)列数字:语言准确,具体,有说服力,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判断:某物体高1米(3)作比较:使人印象深刻,鲜明,使说明对象的本质更突出判断:相比起来(4)分类别:变于区分事物,条理清晰,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叠,交叉判断:只有顿号的不是,顿号加解释的才是(5)下定义:揭示事物本质,语言简洁,使人有明确概念判断:有"是"的句子,无修辞,无否定形式(6)作诠释:恰当反映事物属性,特征判断:类似于解释说明(7)打比方:浅显,形象,生动判断:没有想象和感情因素(8)画图表:便于比较和记忆(9)摩状貌:文学色彩,生动判断:描写的表达方法7、判断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回答格式:说明方法一般都是三个字。①举例子:举某某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展示点拨环节1、采用小组竞比展示与个人展示相结合2、采用填写表格的形式分别总结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与中国石拱桥相对应的部分。巩固达标环节1、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2)桥的设计完全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2、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1)张嘉贞说“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唐朝张鷟说“初月出云,长虹饮涧”。()(2)“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7、可根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在文章中一一寻找。8、回答语言准确性问题分三步走:第一步先表态;第二步词语去掉后意思会发生怎样的转变;第三步这就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9、回答说明方法及作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