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2.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该挽联悼念的是()。A.孙中山B.宋教仁C.陈独秀D.鲁迅3.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A.平均地权B.奖励实业C.保护工商D.土地革命4.孙中山先生于1919年总结民国以来经验时说:“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步,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僚、武人、政客。要建筑灿烂庄严的民国,须先搬去这三种陈土,才能立起坚固的基础来,这便是改造中国的第一步……”此后孙中山为“搬去这三种陈土”而采取的措施有()。①改组国民党②提出新三民主义③确立三大政策④发动“二次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共和主义6.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由此可知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有哪些新发展()。①平均地权②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③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④用心爱心专心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②③7.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对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相同点是()。①主张社会革命②建立劳工社会③主张国共合作④发动国民革命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8.1924年,当宋庆龄问孙中山“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展三民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容有()。①提出民生主义②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③提出联合苏俄的主张④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9.“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B.发动国民大革命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10.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城西北郊的杨家岭村沟口中央大礼堂举行,主席台前的石拱上书写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大幅标语。这说明()。①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②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③中共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与总结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1.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C.坚持民主集中制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用心爱心专心21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的中国革命的问题有()。①领导力量问题②主力军问题③革命道路问题④战略步骤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3.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泽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