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1980年转业北京。1990年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作家。国家一级作家、作家协会副主席、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在热闹而浮躁的文坛,她似乎不能归属于任何一个派别,她似乎是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走来但又不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她的散文把日常生活中似乎极为平常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把似乎人人所经所历的事情写得妙趣横生。这种朴实无华的文风,很有一点宋人所推崇的“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2002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红处方》、2003年3月出版《血玲珑》2003年6月出版《拯救乳房》、2003年月10出版《紫色人形》、2004年9月开始出版《女工》。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女工》,是毕淑敏继《红处方》等一系列反映社会热点的作品之后,首次将目光投向了社会底层人物——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著名作家梁晓声致电毕淑敏称:“这是近5年来中国文坛唯一一个写得好的关注小人物的作品”。惩(chéng)罚皲(jūn)裂吝(lìn)惜按捺(nà)挑剔(tì)允(yǔn)诺逻辑(jí)矜(jīn)持吮(shǔn)吸磕(kē)头骄横(hèng)顷(qǐng)刻哄(hōng)笑脱臼(jiù)兀(wù)自狡黠(xiá)内疚(jiù)反驳(bó)公共汽车寺院门口陶影家里少也买票多也不买给也不要责任感正义感价值观在孩子面前做完美母亲陶影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可敬可佩的母亲形象。小说中多次提到了她的家庭经济状况,她逃票实出无奈,但从不当孩子的面不打票。她要竭尽全力对儿子进行正面教育,她要全力以赴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她要让儿子努力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在儿子面前,她尽可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温文尔雅,她希望儿子成为高贵、有大家风度的人。为此,她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体现了做母亲的强烈的责任感,这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她对登门道歉的干部说不要难为红衣青年,这种宽宏大量的气度令人感动。所以,陶影尽管不完美,但她是普通人,是真实感人的人,是令人敬佩的人。文章是一篇关于“买票”的小说,文章围绕“该不该买票”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普通而有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善良、大度、自尊的母亲形象,小说歌颂了为人父母对完美的执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表达了对不完美的理解与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