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题材文学作品研究摘要本论文主要从杨贵妃题材文学作品的诗歌、小说和戏曲入手,主要从对杨贵妃美貌的描写,红颜祸水的罪责,贵妃悲惨命运的同情,以及对“李杨”二人爱情的讴歌这几个方面表现文人作家褒贬不一的态度。在语言描写,修辞手法以及结构上表现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展现了杨贵妃题材文学作品的发展演变和对文学的影响,以及在现今社会的魅力。关键词:杨贵妃;体裁;思想内容;发展演变AbstractThisthesismainlyfromsubjectmatterliteraturepoetry.novelsanddramas,mainlyfromthebeautifullady,femmesfatalesguilt,theimperialconcubinethesympathyofthetragicfate,aswellastothe’secondpersonlovepraisethisafewaspectsofperformancewriterliteratimixedattitude.Inthelanguage,rhetoricandshoweduniqueartisticfeatures,structureshowstheevolutionofYangsubjectmatterliteratureandinfluenceonliterature,andcharminmodernsociety.Keywords:Yang;Genre;Ideologicalcontent;evolution杨贵妃作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相传在她出生的时候手臂上还套着一枚玉环,所以又叫杨玉环,从小生活在官宦之家,父亲杨玄琰是当时的一位蜀州司户,但其高祖显赫。十岁左右因父亲去世便一直寄养在三叔杨玄璬家,她从小就表现出了卓越的音乐舞蹈才能,对胡旋舞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当她长大出落成一位亭亭玉女的时候,被寿王李瑁看中便成为了寿王妃,但是好景不长便劳燕分飞了。因武惠妃去世,玄宗整日郁郁寡欢,萎靡不振。身边的高力士便为其另觅佳人,传闻寿王妃美貌出众,于是就将其传入宫中,玄宗看到后格外喜欢,但因杨玉环是儿媳,为了避人耳目,玄宗以为母亲祈福的名义将杨玉环出家为道士,道号“太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升为杨贵妃,由于贵妃的极度受宠,杨氏一族的势力也随之崛起,杨氏兄妹横行霸道,百姓苦不堪言。而李杨二人却整日沉浸在歌舞享乐之中,玄宗荒废政事,任用安禄山等奸臣,引发安史之乱,带贵妃出逃到马嵬,在六军的逼迫下,贵妃被下令赐死,葬于马嵬坡。杨贵妃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有“羞花”之美称。更令世人为之倾倒的是她那跌宕起伏的一生,不少文人骚客以她的故事为题材,为她书写多部佳作。关于杨贵妃题材的文学作品数量非常之多,但在不同时期的文人笔下的杨贵妃形象都有所不同,本论文将历朝历代与杨贵妃相关的诗歌、小说以及戏曲的思想内容作以详细的分析说明,并归纳出各部作品主旨的异同,然后分析了杨贵妃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最后展现了杨贵妃题材文学作品的兴盛原因以及影响。一、杨贵妃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我国历史上,杨贵妃和唐玄宗二人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经久不衰。关于她的文学作品受到千百年的广泛流传,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体裁,而不同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主旨也不同。(一)历代与杨贵妃相关的诗歌作品分析杨贵妃生于我国历史上诗歌发展最为繁荣的唐朝,一直以来关于杨贵妃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与杨贵妃有关的华清宫、骊山、马嵬等物的诗歌作品更是多不胜数,在检索全唐诗时候,我们发现关于华清宫的诗歌就有很多,其中包括张继《华清宫》、皇甫冉《华清宫》、卢纶《华清宫》、王建《华清宫感旧》、《华清宫前柳》、《晓望华清宫》,李约《过华清宫》,刘禹锡《华清词》,张籍《华清宫》,李贺《过华清宫》、张祜《华清宫四首》、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华清宫三十韵》、《华清宫》,李商隐《华清宫》、温庭筠《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林宽《华清宫》、吴融《华清宫二首》、徐夤《华清宫》、《再幸华清宫》等。在搜索马嵬时,就出现了李益《过马嵬二首》、《过马嵬》,刘禹锡《马嵬行》,张祜《马嵬坡》、《马嵬归》,李远《过马嵬山》,李商隐《马嵬二首》,郑畋《马嵬坡》,贾岛《马嵬》,唐求《马嵬感事》,苏拯《经马嵬坡》,高骈《马嵬驿》,温庭筠《马嵬驿》、《马嵬佛寺》,罗隐《马嵬坡》等。关于骊山的诗作主要有杜甫《骊山》,李商隐《骊山有感》,薛能《过骊山》,窦巩《过骊山》,唐彦谦《骊山道中》,罗邺《骊山》,杜牧《过骊山作》,张咏《骊山感事》,韦应物《骊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