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体常识和“名著引读”专题复习(P236-240)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体常识。1.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四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结语。2.消息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议论文的三要素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据主要包括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4.说明的方法主要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作诠释…等。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严谨性、周密性、准确性。5.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分为几部分:(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二、名著阅读。(一)《水浒传》1.“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这副对联写的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内容。2.在《水浒传》中,绰号是“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他与一伙好汉在“黄泥岗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3.《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4.“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武松的故事。5.《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是:善盗的鼓上骚时迁,善射的小李广花荣,善行的神行太保戴宗。6.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其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7.《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秉承着忠义堂外杏黄旗上“替天行道”的宗旨,嫉恶如仇,劫富济贫,扶危济困,其中使用铁禅杖的是鲁智深(或鲁达、花和尚)。8.《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____的故事。9.阶级压迫,是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10.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问题。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林冲的绰号是什么?“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2绰号:豹子头那汉子:杨志_原因:林冲投靠梁山,王伦担心他会强占梁山,于是刁难林冲交纳“投名状。”______结果:二人不分胜负、被王伦等人制止(或“杨志前往东京,林冲如愿坐了梁山第四把交椅”)______11.《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却同样义薄云天,请你举出两位能体现这种义气的英雄人物及其相应事例简单作答。人物:武松__事件:为替施恩夺回店铺,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人物:李逵__事件:江州劫法场、杀四虎、三打祝家庄(二)《鲁滨逊漂流记》1.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一读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_》,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他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2.18世纪初叶,英_国作家笛福_在他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里给我们讲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3.《鲁滨逊漂流记》中写鲁滨逊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要有益于健康(或地势要高),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暴晒,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或要安全),要能望见大海。(意思对即可)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鲁滨逊四次航海。第一次出海他几乎被淹死;第二次出海去非洲经商,成功了;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在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5.《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是鲁滨逊_,他敢于冒险_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6.《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充沛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和悲观。(三)《格列佛游记》1.1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