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网络信息失真及还原机理研究 文献综述VIP免费

网络信息失真及还原机理研究 文献综述_第1页
1/7
网络信息失真及还原机理研究 文献综述_第2页
2/7
网络信息失真及还原机理研究 文献综述_第3页
3/7
网络信息失真及还原机理研究文献综述一、前言信息失真,是指信息在传导过程中走调变形,歪曲事实真象层出不穷的网络信息失真现象,日益成为干扰社情民意的重要因素,持续动摇社会群体心态,扰乱民众生活秩序,甚至激化社会矛盾,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因此,合理疏导网络信息失真,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二、国内关于“舆论学”的研究现状国内学界对舆论学的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尚未形成完备体系,甚至对“舆论”本身的定义仍然存在分歧。争论的焦点在于,舆论是否同时包含社会公众的一致性意见和少数群体特别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纵观历史,19世纪以前的中国,关于舆论的研究几乎空白,虽然舆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然而关于舆论概念的明确研究却几乎为零。中国和西方的学者因处于不同的社会语境,对舆论研究各自有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实际关注。最早将西方“公共”概念与舆论研究相结合大约始于辛亥革命时期,早在1909年胡汉民就在《近年中国革命报之发达》一文中提到了舆论的公共性质。几乎与胡汉民同时研究社会舆论问题而影响更大的是梁启超,梁氏在他的《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国风报>序例》等文中对舆论的性质、作用以及制造舆论的方法等问题作了专门的研究,就其论述所涉及的舆论问题范围之广、见解之深、影响之大而言,堪称为中国研究舆论问题的第一位大师。而他的观点与胡汉民在很多地方是不谋而合的。1914年汪馥炎在《甲寅》杂志发表的《舆论与社会》已经可以见出舆论学萌芽的趋势,五四时期,罗家伦、徐宝璜等新式知识分子在西方学术精英的启蒙推动下,开创了中国专业化的现代舆论学研究传统。徐宝璜先生的著作《舆论之研究》是中国现代舆论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在这篇文章中,徐宝璜先生将舆论研究引入现代学术园地,运用现代学术观点和方法比较系统、全面、清晰地论述了现代舆论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继徐宝璜之后,早期留学日本的新闻学者如邵飘萍、任白涛等人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将“公共性”的概念引入到新闻学的研究之中,使之成为中国现代新闻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叶明1941年出版的《舆论的形成》是目前所知的我国最早出版的舆论学专著。1981年第4期《陕西新闻研究》刊登的《舆论学初探》一文,是当代中国舆论研究的开端,此后,李祖兴、刘允州、张晓虎诸先生也发表了舆论学论文。1988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建明著《基础舆论学》,而后出版的《当代舆论学》(1990,刘建明)、《现代舆论学》(1991,徐向红)、《民意学》(1991,吴顺长等)、《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1999,陈力丹)等著作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舆论学繁荣时期的到来。中国互联网的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网络舆论是伴随着网络新闻的出现而出现的,网络新闻是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而出现的。网络媒体的称呼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1998年5月所提出,网络被命名为“第四媒体”。至2000年,“网络媒体”在国内开始取代“第四媒体”这一用法而得到更加频繁的使用。直2003年初,互联网才进入它的繁荣发展时期。而此时由于web2.0技术的出现,论坛、博客、维基百科的开发和应用,网络迅速成为舆论的一个庞大的动态知识库。正如托尼·弗德曼(TonyFeldman)所说,网络的互动赋予了用户一种左右信息接近的力量,以及一定的对信息使用结果的控制力量。人们开始在网络上讨论公共话题,至此“网络舆论”才被作为一个概念正式提出,属于舆论学的研究范畴。从此网络舆论受到愈来愈多学者的关注,但毕竟研究历史较短,目前能获得的研究文献和著作不是很多。仅就著作而言,我们没有看到对网络舆论进行研究的专著,而只有钟英所著的《网络传播理论》(2005)、杜俊飞主编的《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2004)、吴峰所著《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2004)三本著作中的部分章节提到网络舆论,着墨不多,论述也不够系统深刻,可见国内网络舆论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长期关注网络的新闻传播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说:“就我所知,中国网络舆论发端的标志性事件是印尼排华事件后全世界华人在网上的抗议活动。最终网络舆论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网络信息失真及还原机理研究 文献综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