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课程实施体会音乐对于健康情商形成之独特功用摘要:健康情商在人生发展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是全面素质教育构建与发展的基础。由于音乐所具有的特性,对于健康情商的形成有着独到的功用,必将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关键词:情商、音乐特性、心理健康上个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情商这一新概念,一时间情商理论席卷全球,所谓情商一般指人的情绪情感状况及相应的调节能力,也包含了诸多其它非智力因素。尽管目前对情商尚无统一说法,然而对其在人的素质中的地位却取得了共识,即情商在人的全面素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健康的情商对于人生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音乐所具有的特性,对于健康情商的形成有着独到的功用,在当今现代教育中尤为人们所关注,本文试就此问题作如下的探究:一、健康情商理论的提出1、情商概念的内涵及其意义“情商”一词,源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1995年出版的专著《情绪智商》。该书当时在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美国《时代》杂志据此断言:“人生能否成功”,从真正意义上讲,决定的因素不是智商(IQ),而是情绪智商(EQ)的高低。情商这一概念成为人们探究的热点。戈尔曼的《情绪智商》其主要内涵和观点大致为以下三个方面:(1)情商和智力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两种异质的能力。决定人生幸福或成功的,常常不是智力而是情绪智商。情商对于人格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情绪智商”理论中最重要的内涵是“自我认知”,善于运用和表达自己的感情。一般不善于调控自己感情的人,容易患上神经症以及出现其他各种心理症状。要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首先要控制自我的激情、愤怒、忧郁和不安等感觉,以及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3)具有高情商品质的人,能够推已及人,能够正确地认知他人的感情,具有良好的共感能力。从小加强共感能力的培养,能够防止青少年情感失控或社会犯罪行为,促进和发展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这一情商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从情绪的自我认知,即自我感情、行为的调控开始,然后发展到对他人感情的理解、认知,也就是共感能力。这种认知、共感,归根到底是和一个人人格能力、社会能力联系在一起的成为情商的基本根源。因此,情商究其实质,是与人的认知、人格和社会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学现象和合题,是人的心理素质的体现。在过去的教育中,人们一般较片面地强调智力教育,而对情商培养重视不够,学校对于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情绪、意志、性格等课程的开设甚少,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对抗挫折的艺术及形成良好性格的要诀指导不足,任由学生的情绪情感自然发展,形成不良的情绪与性格,且不会自我调节,情绪低落时则束手无策,因而,某些学生的学业受到影响,智慧被掩闭,机体受损伤,该发挥的才能与该达到的成绩都未达到,甚而由于情绪的巨大波动、障碍及心理脆弱等原因,出现心理疾病或危机行为等等。因而,情商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2、健康情商的标准与核心健康情商的形成实质上是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过程,一个人的情商越高,他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应也越高,心理健康状态也就越好。有关专家提出健康情商(高情商)的标准应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1)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能否对变化着的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性,是判断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适应能力)(2)不同个体的耐受力各不相同,对精神遭受刺激的反应也各有不同,耐受力强的为上。(耐受力)(3)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是可以自觉地、能动地加以控制和调节的,其能力处于较高的状态。(控制力)(4)意识水平的高低,大多是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加以度量。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越低。(意识水平)(5)人类心理活动得以正常维持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人际交往,其能力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6)在受到精神打击和刺激后心理创伤的康复能力强弱也是一个明显的标志。(心理康复能力)(7)道德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道德感是人类感情需要超越生物本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