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科教学要以实验教学为支撑点北碚区三圣中心校:宋正伦摘要:小学科学课知识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它包括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历史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了解掌握这些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最重要的莫过于实验。“我看过的忘记了;我做过的记住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能让学生持久保持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反过来更能激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关键词:科学;实验;地位;探究;激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会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并且能够对观察和实验的过程、结果进行陈述。”因此,观察和实验,无疑便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怎样手段。在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测,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教学流程,不但具有实效性,而且对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支撑。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一、从教材变迁看科学课实验的重要性从教材来看,在八十年代及以前,科学学科不叫科学,而叫自然,那时的教材实验相对较少,概念性的知识较多,检验学生获得知识的手段,除了少数实验(如磁铁),以及利用一些教学挂图拓展一下学生的视野,就是形式比较单一的考试。这样容易限定教学目标,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作为评比教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其后教材改革,实验内容大幅度增加,几乎课课有实验,甚至一课有多个实验,如《冰能溶解哪些物质》一课中,就有食盐在水中的实验,沙在水中的实验,面粉在水中的实验改革前后的实验内容和概念性知识正好形成一个反比。对学生进行测试,采用平时操作和考试两种成绩去综合评价学生。在考试时可以要求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平时教学过程中做过的实验,既可通过学生对这个实验的操作中看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看出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可以看出该小组同学的合作探究精神。教材如此,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课程改革前,作为农村小学来说,别说实验,甚至连一个瓶瓶罐罐都很难找,以前的实验大多名存实亡,而现在,学校有专用的实验室,宽敞明亮,窗明几净;实验保管室,各种实验器材琳琅满目,几乎应有尽有。这还不够,相信今后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实验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加强,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必将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二、从科学学科理念变化看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分析,使实验能准确反映自然现象及其规律,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操作。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就会使知识具体化,使观察有意识化,使学生更能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在教学中,许多老师也跟进了步伐,注重实验教学,力求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获取知识,名师的教学更是如此。在北碚区2013年的暑期科学教师培训中,一位老师在《月相变化》的教学中他先以自己儿时对满天星星的向往这样一个小故事,就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星空(北斗七星),接下来就用了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们制作、观察北斗七星,领悟其形态,整堂课学生们有事可做,有问题可思,收获颇丰。有位老师在《摆的观测》的教学中,也放手让学生做实验,精讲多练,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们在实验中对那长短不同的摆非常感兴趣,数数的认真数记数的认真记,大家分工合作,配合协调,就像一个个小科学家。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把课上得更紧生动形象,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消化理解,老师还自制教具帮助学生观察。如:一位老师在上《月相成因》时就用自己设计制作的器材让学生观察,学生借助器材,很轻松地搞定了月相的成因。据说,这节课还获得了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三、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凸显我在教学岗位上已有几十个春秋,由于年龄和知识上的原因,不敢与上面这些老师相提并论,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单元时,我深深感到好奇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为了上好这一单元,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