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四小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抓教学管理创新和教学常规管理为切入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突出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继续深化课程改革,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立足本校实际,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二、具体工作(一)、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确保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要重视形成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机制,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系统效益,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作用,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定期召开家长会议,提倡教师开展家访活动,以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联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教师要结合学科教育,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二)、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开学初,学校要根据期末教学检测的成绩,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要定期召开问题分析会,提高思想认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组织一、二、三年级教师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强化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校内将开展“聚精会神抓教学、放开手脚抓质量”的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学习领会县教育局关于教学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围绕新课程改革通过组织教师自学、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使教师逐步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认真组织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要求教师每学期记5000字的业务笔记及学习心得,学校规定每周一放学后作为教研活动时间,教师必须全员参加。倡导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引导教师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科研计划、确立教改课题,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研教改论文。加强教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教育的水平。(三)、狠抓教学常规的管理,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1促进教学管理创新。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好课是提高教学成绩的保证,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教师的备课抓起。要求教师要高质量的备课,要体现“四备”:备知识、备学生、备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备媒体。重点部分要反复推敲修改,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有备无患。提倡有修改记录和课后效果纪录以及精彩片断纪录。真正做到备课为上课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教导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要充分发挥起带头作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校长室和教导处负责指导、督促、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并及时反馈。要改变过去那种无教案上课和写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的不良局面,确保备课质量的提高。2、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人所共知,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上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准备齐全,提前侯课,不得迟到和提前下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学校领导将不定期的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及时反馈。3、任课教师要做好对自身教学质量的检测。平时要加强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和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鼓励学生冒尖。加大学困生的辅导力度,学期初制定目标,学期末按完成目标程度发放看护费,切实抓好看护,使看护和辅导有成绩。教学工作要做到四清: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学校将不定期的组织教学质量抽测,组织开展语文、数学竞赛,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并作为期末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学校将对成绩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实行奖励。以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4、学籍档案管理规范、完整,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间进行学籍变更。(四)、改革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使评价为教育教学服务,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工作态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学校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学期,学校将致力于对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