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忽视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使得企业的利润率水平不高,许多中小企业甚至出现利润率负增长的现象,而在这其中采购成本控制成为制造企业重点管理的内容,因为采购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同时采购成本是制造企业主要的流动资金,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制造业中,企业采购成本占最终产品成本的40%—60%,是主要的流动资产,1%的采购成本降低,可以使企业利润有5%-10%的提高,有的更高,降低采购成本是制造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制造企业采购成本的控制,目前制造企业对于采购成本控制观念较强,但是在控制执行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外贸订单的直线下滑,强化完善采购成本控制措施对于中小制造企业已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本课题试从制造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现状入手,分析实际采购成本控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采购成本控制措施,为制造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一些帮助。1.1采购成本概念及重要性物资采购成本是指企业在采购活动中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采购目的而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或则说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因采购物资而发生的费用,也就是在采购物料过程中的购买、包装、装卸、运输、存储等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戴夫·尼尔森,美国本田汽车采购的前任副总裁说,“本田意识到采购功能重要性的原因之一就是一辆车的成本80%都是采购成本这一事实。于是怎样采购就是怎样经营本田。”当今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消费者对产品需求多样化,产品技术层次不断更新换代,控制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已显得至关重要根据杠杆作用,一般认为,1%的采购成本降低,可以使企业利润有5%~10%的提高,有的更高,降低采购成本是实现第一利润的坚实基础也是企业实现“第二利润的源泉”,所以如何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郭风喜,2008)。制造业中,企业采购成本占最终产品销售额的40%~60%,形成企业主要的流动资产,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增加利润的的效果要远远大于其他方面采取的措施(刘小东,2007)。另一方面根据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我们可以得出,企业要想在五种竞争力量中获取利润,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从横向分析来看,它涉及企业与供应商、企业自身、企业与购买者之间的三大环节。波特认为,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无法认识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采购、设计、生产、销售、交货、维护产品等过程中所进行的诸多分立活动,这些活动中的每一环节都对企业的相对成本有所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其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应当被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整个价值链的开端,采购更加不容忽视。1.2中小制造业现阶段采购存在的问题顾厚峰(2008)提出以下几点实际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供应商和采购人员勾结现象严重。企业采购者出于个人利益(明扣或暗扣)而故意作出不合理的采购行为。常见的有以下三种:降质采购,高价采购,超量采购。商品选择效率低。在采购中,商品以及供应商的选择是一项费时费力地事情,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如报纸、网络、供应商介绍等,搜集、过滤信息花费时间长。费时的手工订货操作。以手工方式和纸面文件为基础的订货过程有时需要与供应商多次见面,多次商谈才能正式下订单,而且下订单后很可能还需要监督订单的执行过成。冗长的采购周期。由于采购过程中复杂的手工审批、评标过程,导致了过长的采购和订货周期。供应商很不稳定。物资短缺时很难找到满意的供应商,供应商乘机抬价,造成采购成本上升。采购物资监控滞后。企业物资采购的数量、质量、交货期等检验控制,没有做到“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控制”,而皆为事后控制。采购评估体系、机制设计不完善。没有建立对供应商采购评估体系,不能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对供应商的管理只是主观臆测。1.3造成制造企业采购问题的原因王健(2006)提出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