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马月VIP免费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马月_第1页
1/5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马月_第2页
2/5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马月_第3页
3/5
人教七年下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沈阳市沈北新区152中学马月一、教学思想:历史学科是以人及其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历史事实的存在,更要对此进行价值评判。所以历史教学要遵循人文主义思想,通过学习历史养成正确的学习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民族意识、科学意识、道德意识和国际意识。二、教学内容:1、内容: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介绍了科举制在隋唐两朝建立完善的过程,阐述了五位隋唐帝王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介绍了科举制度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2、内容解析:隋朝废除了以前按门第选官的制度,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标准和依据,开启了后世之先河。也为深入学习明清八股取士做了铺垫。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之前介绍的《繁盛一时的隋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分别从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开明来讲述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科举制度的创立》则是在制度的创新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上,体现了隋唐的繁荣与开放,并成为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环境下的必然产物。无论是政治的开明、人口的流动、经济的富足、文化的发展都为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备提供了保障和可能。本节课的学习也更好的理解隋唐的繁荣与开放。基于此,我确定的教学重点为:隋唐科举制度的形成的过程及影响。三、目标1、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隋唐时期形成了科举制;能概括出隋唐皇帝为科举制的建立与完善做出的贡献。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讨论的形式解决科举制逐步完善的过程、科举制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以及科举制在隋唐创建完备的社会成因等问题,培养学生从论从史出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是隋唐制度创新的体现,让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让学生知道,今天世界各国的考试都起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2、目标解析: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只是单纯的的知识教育,而应该是知识、能力、情感三维一体的完整体系。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具象化的事物为切入点,以抽象化的逻辑分析为突破口,以最终实现由理生情的情感培养需要。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难点: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形成的社会根源2、诊断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在12—13岁之间,由于年龄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对逻辑关系和理性分析能力不足,逆向思维难于正向思维,所以科举制带来的影响,通过史料得出结论应该不难。而对隋唐科举制背后的成因,他们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所以要因势利导,从隋唐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来综合理解科举制的社会成因。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1、教学资源:多媒体2、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史料,提供学生最直观的认识。六、教学过程设计1、以科举废除百年祭,引出课题。多媒体显示:科举制创立相关人物照片,并配以文字简要说明。让我们把时空倒转到110年前的北京,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和社会的急剧动荡之中,大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而在这个时候,清政府内部的管理层,掀起了一项重大议题的巨大争议和波澜,而争执的核心便是关于千年科举的存废问题。在对科举的深情的历史情结和矛盾丛生的争执中,1905年9月,慈禧终于颁布诏书,废除科举。中国千年科举悲剧谢幕。设计意图:时下,对科举制废除的相关争议又起波澜,时当科举废除的110周年,从1905年的民族往事为切入点,引发了学生的强烈好奇,既能烘托课堂气氛,更能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巧妙衔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今及古,思考:什么是科举制?2、自主、合作,突出重点。在“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设目标,通过一些史料,让学生得到结论。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课前充分预设,做好设计,并能运筹帷幄。提出这样的疑问“魏晋以来用门第出身选官有何弊端?”,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创立的必要性;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科举制形成于隋炀帝时期而不是隋文帝时期?”,加深学生对“制度”这一词汇内涵的深层理解;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马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