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教材和设计理念说明】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教案的设计首先要遵循人的一般认知规律,通过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努力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品读、评说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地使学生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通过学文,激活生活的记忆,唤醒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让学生体会母爱的无声、无私与无价,懂得回报父母的爱,还要明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情理之中的。三、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质疑的能力,发挥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二、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在前一天,布置预习课文,解决如下问题:1.了解课文大意,写出主要内容。2.生字注音,难词释义。3.对其中有感触的句子和段落写感想。4.让学生收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如:账单、芬尼、关于母爱的诗词、名句、歌曲等。5.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准备跟伙伴讨论。(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概了解,基本解决了朗读和理解课文的障碍,体现先学后教的理念,可以更好地达到课堂学习效果,并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和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二、小组交流预习内容,综合疑难之处。1.要求各小组汇集难字、难词,派代表写在黑板上,并集体订正。(“索取报酬”“账单”“芬尼”“款项”“羞愧万分”等)2.要求各小组综合一两点不懂的问题,派代表写在黑板上,并发表见解,老师相机点拨。(如:妈妈的账单为什么只写“0芬尼”?小彼得为什么会感到羞愧万分等。)(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己自学课文心得的平台,提高预习课文的积极性,通过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发现自己预习的不足,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更重要的,可以培养认真聆听踊跃质疑、发表见解的习惯,锻炼胆识,培养自信。在本步教学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可体现得较充分。)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体会“0芬尼”的含义。11.出示两份账单。(电脑幻灯片显示)2.引导比较,发现区别。(学生可能会说内容不同、时间不同、报酬不同等)相机解释“芬尼”。3.补充“妈妈的账单”: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应该列些什么?(1)教师引说: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净舒适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一盘盘香甜可口的菜肴……每次小彼得生病时,妈妈总是那样焦急陪伴;十年来,妈妈一直是那样慈爱……(2)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补充“妈妈的账单”。4.引导对比,对妈妈的统计结果“0芬尼”,你想说点什么?如: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她们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都有一颗极为真挚有爱子之心。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爱是一条小小的丝带,母亲用皱纹轻轻系着。相机板书:无价无私不求回报可贵无法偿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想和说中,充分体会母爱的无私、无价,并且学会用优美的词句来表达。)四、图文结合,诵读感悟“羞愧万分”。1.指导朗读。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电脑幻灯片)2.小彼得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读着读着,他想到了什么?(1)教师启发:是啊!小彼得读了很多遍,心中汹涌澎湃,思绪万千,肯定也想了很多。请发挥联想和想像,揣摩小彼得的心理。(2)学生发言:生甲: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生乙: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