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牧业局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林牧业工作任务,大力推进林业绿化、村庄绿化、动物防疫、生猪屠宰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工作,着力完成林牧工作目标任务。一、稳步推进,林业绿化工作再创佳绩大力实施绿色通道、绿色家园、绿色产业和绿色保护等工程,开展林业技术指导,认真做好林业普查工作,狠抓造林实绩督查,着力完成市交绿化任务。1、林业绿化任务全面完成。全市完成成片造林1.88(市交1.36)万亩,四旁植树280万株,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了0.5百分点,达到19.2%。全市新建林果、苗木产业基地近7000亩,实施海防林国债项目5000亩,中央财政补贴造林项目2000亩,实施中幼林抚育项目6000亩,新建绿化示范村35个、绿化合格村81个,新建农田林网近11.49万亩。2、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机制。在宁靖盐高速、兴泰、大兴金公路等主要绿色通道和水上森林公园等重点窗口地段建立了林业病虫害自动测报站,开展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今年共防治杨树黑班病、杨小舟蛾等林业有害生物3次,沿兴盐界河扎草把11230个,由于防治及时,我市境内美国白蛾既没有蔓延也没有大发生。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基本实现“有虫无灾”的目标。3、加大生态湿地资源保护力度。为强力推进生态兴化、美丽兴化建设,近年来,全市积极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相继建立了19个湿地保护小区,受保护自然湿地面积合计12057.66多公顷,涉及沙沟、李中等34个乡镇。20XX年我市恢复湿地面积0.2万亩,湿地保护率达47.03%,成功申报建成兴化里下河李中省级湿地公园。通过湿地保护、管理与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强,形成了从水体到坡岸,从水生植物、湿地植物到人工林带的自然过渡与合理搭配。二、创新引领,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快1、畜牧业生产发展平稳。今年以来,围绕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我局狠抓规模畜禽的提档升级,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完成我市65%的的第1页共5页目标任务,达到69.1%。我市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养殖总量同比持平。全市生猪存栏37.5万头、出栏67.5万头,其中母猪存栏2.8万头。蛋禽栏存890万只,蛋品产量11万吨。肉禽出栏422万只。奶牛栏存5754头,牛奶1.4万吨。山羊栏存14.9万只,出栏19.1万只。2、生态健康养殖场创建取得新突破。我市省、市级规模养殖场共1469户。省、市级规模猪场286户,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9.1%。省、市级肉禽规模场47户,规模比重达33.2%。省、市级蛋禽规模场989户,规模比重达95.6%。奶牛规模养殖达省标的7户,规模比重为100%;省、市级规模羊场140户,规模比重达57.9%。今年组织指导完成陶庄农牧园区、沈伦园艺类园区2个xx市级园区的创建工作。3、畜牧业发展质态进一步优化。一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年新建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新增5个智能农业应用项目。二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今年,我市兽医实验室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已通过省级验收,另有21家乡镇畜牧兽医站兽医实验室通过xx市验收,切实提高了我市市乡两级兽医实验室技术水平,为动物防疫稳步发展奠定基础。三、强化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再上新台阶1、周密部署防疫工作。深入开展春防、秋防、夏季消毒补免、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等工作,强化督查指导,严格考核推进,检测的各项病种均超过省、市农委要求的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80%以上的标准。今年春防工作在xx市组织的绩效考评中排名第一,全年我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2、强化生猪屠宰管理。依法开展畜禽产品的屠宰、销售、运输的检验检疫,坚持打击私屠乱宰、逃避检疫和销售病死畜禽产品的不法行为;全面建成20个无害化收集点,关闭7个不合格屠宰场,完成楚水、桃园、迅达三家持证屠宰场整改工作。3、强化执法监督。定期不定期开展投入品、蛋品、奶品、肉品安全等专项监管活动,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全年完成饲料、畜产品省市例行监测抽检共187个样,完成“瘦肉精”快速检测23.7万份左右。第2页共5页4、稳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加强证后监管。全年完成新申报无公害畜产品7个,其中肉羊产品6个,完成绿色食品续展1个;复查换证无公害产地10个,产品11个,淘汰不合格无公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