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嗓音保健及发声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往往被视为教师的看家本领,可教师最重要的一件武器却被忽视了,这就是教师的嗓子。教师全部的职业活动,几乎都在讲坛。教师在工作中几乎一刻都离不开使用嗓子,但与其他经常使用嗓子的专业人员,如演员和歌唱家不同,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接受有关嗓音保健的培训。一副好嗓子可谓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本钱,但教师的用嗓卫生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帕瓦罗蒂嗓子疼,这位世界级的男高音大腕可以取消演出;但教师却没那么幸运,再怎么难受也得熬着,即便声音变得沙哑了,也只当是不可避免的职业病。殊不知,日复一日的忍受却给教师留下了后患。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教育学院负责嗓音训练项目的詹姆斯•威廉姆斯先生认为:“教师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职业的嗓音使用者。”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让未来的教师明白这一点。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嗓音,就没有工作。为加强教师嗓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查清教师嗓音健康状况,宁波市海曙区中医院五年内对31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有1146名教师的发音器官做了认真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有运动性嗓音疾病的共有391人,占34.12%;患有咽炎的303人,占到26.44%,各类学校任课教师发病情况是中学占36.36%,小学占36.8%,幼儿园占35.3%,大学占22.6%;中等专业学校占20.4%各类学校教师运动性嗓音疾病发病率大大高于一般机关工作人员,高出几位甚至几十倍,中、小学教师尤为严重。他们发病的原因是说话多,声带长期疲劳;其二是发声方法不科学,损伤喉部肌肉;其三:患有其它疾病得不到适当休息,继续用声;其次是嗓音保健不得力,有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教师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职业的嗓音使用者。“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为我的嗓音想过。”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说:“我最大的担心是如何在教室里站在一班学生面前。除了担心自己开始讲话时声音会发颤之外,我几乎没有考虑过我的嗓音。”一位小学教师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用嗓是否卫生有效,有的时候就是比较干渴,厉害的时候就比较疼,而且有时候会咳嗽,甚至咳个不停。”这位老师是属于慢性咽炎的症状。慢性咽炎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教师和演员等用嗓子比较多的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教师因为经常要上课,用嗓音时间长,容易疲劳,精神也容易紧张,再有工作的环境又有粉尘的接触,所以对咽部都有刺激,因此教师当中慢性咽炎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一、嗓音疲劳嗓音工作超过一定的时间和强度以后,音量和音质下降的现象称为嗓音疲劳。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它保护机体不受损害,是一种要求休息的信号。嗓音疲劳后适当休息,得到恢复,则有锻炼的意义;疲劳过度则产生嗓音疾病。嗓音疲劳本身不算疾病,但引起是嗓音疲劳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如果在嗓音发生疲劳后仍不去除,则成为嗓音疾病的病因。用嗓过度或发声方法不当,在脑力、体力劳动强度较大而休息较少时连续用嗓,容易发生嗓音疲劳。轻度嗓音疲劳多出现在连续发声时间较长以后,感觉嗓音不清脆,讲话吃力,口咽干燥。检查声带轻微充血,闭合良好。休息一天即可恢复,也可以用一些胖大海、石斛之类中药泡茶饮服。重度嗓音疲劳则应服用中药茶剂或响声丸,也可以服用一些维生素B、C、E之类,以加强营养。二、急性喉炎急性喉炎可出现在嗓音疲劳过度以后,往往在用过大的音量突然发音之后,或讲课时间太长以后发生,受凉、烟酒过度、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喉部粘膜发生病细菌感染性炎症。咽喉部发痒、烧灼感,或疼痛,发音变粗糙、低沉。严重者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失音,只能耳语。检查咽部可有充血、水肿。声带充血、水肿。若为发声过度引起者,声带往往是部分充血;若用棉花或橡皮塞塞住外耳道,会使患者讲话声音减小。三、慢性喉炎慢性喉炎是指喉粘膜长期的炎症。一般包括慢性单纯喉炎、慢性肥厚性喉炎和慢性萎缩性喉炎。声带水肿、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及声带肥厚者。病人常感咽喉不适、干燥、灼热、微痛、刺痒、异物感或颈部紧束感。晨起较剧烈,常为干咳。若炎症波及咽鼓管,则有耳鸣或听力减退,蔓延到喉部则出现声嘶。注意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