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听障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由于大部分听障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首先利用微课引导听障学生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认真仔细观察人民币,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中面值的人民币。本课的重点是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知道了元、角之间的关系。再以一些练习来巩固加深对1元、5角、2角、1角之间的换算关系。最后创设了购物活动,让听障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在课中我组织了抽奖、购物、捐款等以一系列活动,环环相扣,让听障学生在付币、找币的活动中渗透了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教学时,认币、换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都做到人人参与,有的是个人思考,有的是同桌合作,有的是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听障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重视对听障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整个活动中,让听障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听障学生的回答,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听障学生兴趣浓厚。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尽量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借班上课,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个别化教育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及时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