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延伸——在全县班主任会议上的报告主讲:肇州县二井中学吕敬奎形式:专题报告时间:2013年12月6日地点:肇州一小学大教室参加人员:全县班主任教师“明天”是懒惰人的借口。不与别人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细节决定成败。每一次失败,都是向成功更近了一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作为政治教师的我经常将教学与学校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多年来,我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以人文精神培养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中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现将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一.环境育人,注重人文修养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健康与否至关重要,只有用好的环境去熏陶和感化学生,才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长久之计。需要强调的是,我所指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1.自然环境——润物无声。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走进我们的校园,教学楼、宿舍楼,错落有致;开阔的操场,整齐的景观树,大面积的花草,翩翩起舞的和平鸽,生趣盎然的庭院,优美和谐。校园环境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审美追求。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充分利用宣传栏、走廊文化、黑板报、广播室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将“团结、勤奋、务实、创新”的校训,“宏德、尚美、求真、奋进”的校风,“德高、业精、育人、乐教”的教风,“自强、尊师、勤学、深思”的学风粘贴在教学楼一楼;在走廊精心张挂伟人画像、名言警句;在教学楼的走廊和主干道设置精美的展示区,展出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倡1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积极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每班都有班歌和必唱歌曲,有文化园地,有自己的走廊文化,在这里每个孩子都可以唱、可以写、可以画、可以抒发自己的一切,这里是他们的天地。2.人文环境——沁人心脾。我校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况,组织开展了各种类型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使他们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表现亮点的舞台。使他们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得到精神的熏陶、文化的熏陶、体格的锻炼,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比如我们每年都举行“庆五·四”校园艺术节、“庆十·一”文艺汇演、春季体育运动大会。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想上学、爱上学、爱学校,使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得到最生动、最形象、最有效的德育教育。二.教学育人,注重课堂渗透1.学科教学——努力挖掘德育资源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学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2.课程设置——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我校加强了德育课程建设使原先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演讲比赛、英语百词大赛、作文大赛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二是开设了人文阅读鉴赏课,引领学生博览中外名著,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