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三单元选择题1.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最突出的是()A.国际主义精神B.科学创新精神C.民主法制精神D.爱国主义精神2.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道“一天,吴总监来电说——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这段文字讲述的是()A.公车上书B.百日维新C.北伐战争D.五四运动3.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B.“外争国权,内除国贼”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废除二十一条”4.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定时代气息。下列口号中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取消“二十一条”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B.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C.无产阶级取代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军阀政府6“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出自()A.武昌起义B.五四运动C.义和团运动D.百日维新7.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运动最先爆发于()A.天津B.上海C.北京D.南京8.小勇同学准备在五四青年节上演讲,下列素材不可以作为演讲内容的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B.五四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C.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D.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9.“这场运动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自我觉醒。”“这场运动”是指()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10.以下口号不属于五四运动的是()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民主”、“科学”C.“废除不平等条约”D.“废除二十一条”11.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12.“五四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永远值得弘扬的精神财富,其本质是()A.自强不息B.追求真理C.爱国主义D.解放思想13.“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面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人民发起了()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4.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担当起先锋队作用的是()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学生15.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签和约④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南昌起义的爆发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武昌起义的爆发17.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A.黄埔军校的建立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北平和谈18.廖承志在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说: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开展了()A.南昌起义B.台儿庄战役C.北伐战争D.重庆谈判19.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西安事变D.百团大战20.“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首校歌所传颂的军校创建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D.百团大战22.艺术家们常常将革命年代那些经典的场面形象地再现出来,以启迪、激励后人。仔细观察右图,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