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传播的受众心理研究摘要“网红”即网络红人,指的是因某个事件、某种行为而被网民广泛关注而走红的人。网红主要是以网民的喜好为价值取向,利用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进行放大,与网民的一些心理如从众、猎奇、窥私心理等相契合,从而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近年来网红现象屡见不鲜,网红传播、网红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本文则通过对网红现象进行分析,进而研究网红传播下受众的各种心理,探讨受众如何正确调整心理应对网红传播“热”。关键词:“网红”;受众心理Abstract“Netred”thatisthenetworkreds,referstoacertainevent,acertainbehaviorandwaswidelyconcernedaboutthepopularityofInternetusers.Rednetismainlybyuserspreferencesforvalueorientation,isamplifiedinthenetworkundertheactionofusingsomecharacteristicsofitsown,andusersofsomepsychologicalconformity,suchascuriosity,privacypsychologicalfit,andbythemajorityofusers.Inrecentyears,thephenomenonofrednetnetworkcommunicationnetwork,itisoftenseen,redredeconomyhasbeendevelopedinthispaperisbasedonthenetworkredphenomenonanalysis,andstudythevariouspsychologicalcommunicationnetworkredoftheaudience,andtheaudiencehowtocorrectlyadjustthepsychologicalnetworkspread“redhot”.Keywords:“Netred”;netredphenomenon;communication;audiencepsychology引言2016年被称为“网红元年”,所谓“网红”即网络红人,是指在网络上受到网民追捧从而走红的人。[1]艾瑞咨询集团联合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网红生态白皮书》对“网红”行业进行了全面的盘点,《白皮书》指出,2016年1一5月,根据选取的3.6万个典型网红账号分析显示,其所发布博文的总阅读量超过7000亿,总互动量超过29亿次,由此可见,“网红”群体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传播热度也持续走高。[2]越来越多的网民对网红群体的关注量激增,网红自主创业、“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以搞笑搞怪原创视频走红的网络红人Papi酱在2016年3月获得了1200万人民币的融资[3],这一事件更加使网红群体受到的关注走向白热化,“网红”一词搜索热度达到新高。网红现象热近年来出现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伴随新兴产业、技术的变革和大众文化及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则在于在网络环境下,这些“网红”身上的某些特质被放大,恰好迎合了网民的审美、猎奇、窥私等心理,从而使他们在网络世界受到追捧。因此我们可以结合网红传播现象来分析网民受众心理。一、网红传播的发展历程(一)网红1.0时代——活跃于各大论坛的文字网红上世纪90年代,网络小说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成为第一部网络畅销小说,作者蔡志恒则被大家熟知红极一时。从1998年起,伴随着BBS论坛的流行,像蔡志恒这样的网络写手如南派三叔、安妮宝贝、韩寒、“三驾马车”(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唐家三少等开始借助网络平台如博客、天涯论坛等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或发表文学小说,或发表文学评论,作品更新周期短、速度快,内容贴近生活而又充满奇幻气息,而这些网络草根写手也大多具有一些离经叛道的意味,就拿居于榜首的安妮宝贝为例:早期她的作品大多是关于糜烂的爱情或人生孤独感之类的话题,很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这些网络写手的很多作品至今仍在流行,“低头一族”随处可见,《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甚至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他们是第一批运用网络平台来获得大众关注的群体,我们称他们为第一批“网红”,这一阶段的“网红”将舞文弄墨作为才华展示的利器,他们简单、质朴、平民化。(二)网红2.0时代——以社交平台为载体的图文网红咸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毕业论文相比于第一批文字网红,这一阶段的网红不再以单一的文字来表现自己,而是运用“图片+文字”这样更丰富的方式来吸粉,身份也不再局限于草根:2005年QQ空间的出现让每个用户可以在自己的说说、相册、日志、好友秀下展现自己,好友可以随时评论互动,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空间里的红人;2009年微博的出现更是拉近了社会上每个人的距离,用户发布的微博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看见,一条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