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拣、隙、漾”等7个会认字,“概、聚、匆”等9个会写字。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2.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的勃勃生机和他们带给人们的快乐。光盘、挂图2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出示春天的画面。谁知道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出示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齐读并猜诗意。(儿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拣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他们以为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在她62岁那一年的春天她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儿去找春天的呢?二、板书课题,读中审题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三、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2检查读书情况。(因课文比较长,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3教师相机教学生字词。四、围绕“行”字理思路默读课文,画出作者游览的顺序。(板书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玉澜堂)五、课堂练习1写字指导。2学生描红,临写。3练习朗读课文。六、布置作业抄写词语。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围绕“儿童多处行”学习1-4自然段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1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儿童多”,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并画下来。2想象着读读,想想该怎样读?学生练习朗读。(引导学生读:假如你是这些孩子,沐浴在美好的春光里,你的心情怎样?在想象的基础上读。)3朗读指导(随机出示)(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百盈千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2)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3)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4)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5)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6)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感悟。学生畅谈体会。)(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乐园,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海洋。他们尽情说笑,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个个忙得鼻尖冒汗,却又那么欢畅活泼,不知疲倦。他们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充满勃勃的生机。字里行间还能体会到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三、学习5、6自然段1春天如此让人心醉,快来读读课文。请你找到描写春天的段落,把描写春天的句子画出来。出示这段话: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2体会读。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样?用一个词说说。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带着这些问题再读一读。3想象读。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描述。课件:展现海棠树图。小结: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课件出示: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灿烂!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齐读)四、学习第7自然段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从这段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那样地喜爱儿童?(小结: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原来儿童多处春光美。板书。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儿童和春光联系起来的。)五、比较儿童和花的特点1出示第8、9自然段。2花儿和儿童都有怎样的特点?(反复朗读,感悟...